疫情防控背后的“信息员” 手机打废 皮鞋磨破 53天无休 每天电话最多达300+

成都商报 2020-03-07 02:13 大字

冯琛在工作中冯琛的手机被打报废了皮鞋裂开了一个豁口

◎既是成都公卫中心医务科副科长,又是医院新冠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冯琛因为传送各类疫情数据和协调人力物资,接打电话多到手机电池“罢工”,皮鞋也因“运动过度”裂开口子而光荣“退休”。

◎“疫情信息员”“不管部部长”“医务人员的保姆”,这是冯琛对疫情下医务科职能的“粗暴”总结。

◎作为此次疫情中的“信息员”,冯琛和同事们虽然没像临床医生一样直面前线,但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的科学决策

在成都,你每日所看到的官方信息发布背后,几乎每项信息的报送都与成都公卫中心的医务科团队有关。作为此次疫情中的“信息员”,他们虽然没像临床医生一样直面前线,但他们通过一通通电话,一份份准确的信息传递,为整个疫情防控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疫情信息员

脑中随时记着各种数据

从1月13日开始,作为医务科的主心骨,副科长冯琛已连续在岗53天。

疫情初期,冯琛直接忙到脑疼。疫情每天都在变化,作为“信息队队长”,他每天的电话量也最多,从最初的一天100多通,到200多,最多的时候甚至达到300+。“每天睡着了都习惯性地摸着手机,生怕错过一个电话。”而长时间、大量地接打电话,连续加班第9天,他手机的电池就直接“罢工”,不到40天,他才买一年的手机就已报废。冯琛说,虽然现在电话量减少了,但一拿起电话,耳朵会条件反射地嗡嗡作响。

除了传送信息,脑中还得随时记着各种数据。“成都90%以上的确诊患者都在公卫中心接受治疗。截至3月5日18时,已收治120人,在院51人,解除隔离66人……”这些数据,冯琛可在需要时脱口而出。

工作的“粗暴”总结:

“人少事多,没人负责就是我们负责”

冯琛除了担任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同时也是医院新冠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副组长,他和科室另外5名同事肩负着的,是成都乃至整个四川地区新冠疫情信息汇总、上报工作。

在一份2月25日的信息报送表中记者看到,医务科每日固定报送的条目达17条,从每日早上8点把前一日转运患者的信息报送至卫健委应急办,再到第二天凌晨1点上报关于前一天新冠肺炎的个案信息,一天十多个小时都有需要轮流报送的数据。而这仅仅是固定信息,“每天还会有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数据需求。”

冯琛说,他们的工作还包括没法量化的部分,比如今天会诊的专家需要一份某天、某个病人在某个时间点的氧饱和度情况,以更准确地给出治疗方案,他就得朝病房打电话,“但病房的医生并不是随时在线,有时为了收集一个数据,往往一天都陷在里面了。”

不仅要在办公室打电话,遇到紧急情况,他还要出门到省、市各部门沟通。在疫情最紧张的几天里,他每天的微信步数都在3万步以上。而在他的朋友圈中,他的一双皮鞋也因此被他走得开了口。

在他连续工作23天后,他还是坚持不住了,吃了两包中药后,第二天他又继续出现在工作岗位上。

“医三代”的职业敏感:

他率先拉响院内应急警报

今年38岁的冯琛,从小就是在医院里长大,父亲和爷爷都是外科医生,他属于“医三代”。这样的经历让他有了很高的职业敏感。

1月中旬,在网上流传着“武汉不明原因肺炎”的相关消息时,他心里那根弦再次绷紧,“跟当年SARS很像,会不会愈演愈烈?”随即他开始向院内领导建议启动应急程序,并立即通知院内40余名应急队员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1月16日,医院收治成都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月19日,医务科全科人员取消春节休假,24小时待命。

后来证明他的预判是正确的。在医务科和其他科室的配合下,院内一场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的应急演练随即拉开。紧接着,医院又出台院内第一个新冠肺炎诊疗方案。

随着医院接收的病人越来越多,医务人员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看着在病房连续工作多日的医务人员体力不支,他又得尽快协调人员进行补充。

50多天的连轴转让他有点体力不支,他很感谢科室的同事们,6个人的科室几乎扛起了全省、全市的疫情上报工作,“没有他们的配合与忘我工作,肯定拿不下来。”在与记者说话的间隙,桌上的电话又响起。

一通通电话,一份份数据报表来来去去:截至3月4日24时,成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44例,累计出院97人,死亡3人,其余44人(其中危重2人)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57名密切接触者也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非遗公开课 大师亮绝招

蜀绣竹编川菜……非遗公开课大师亮绝招杨隆梅制作竹编。(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吴晓铃“在川菜大厨的指导下,我终于做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