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较量:人工智能的“战疫”洗礼
越凡创新的机器人应用于成都公卫中心
“小贩”机器人可在后勤办公区售卖小商品,开展便民服务工作,它是一款针对泛零售领域的全自主智能零售服务机器人
中科飞智推出的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能自动、快速、精准对区域内多名通行人员进行体温筛查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除了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夜奋战,“人工智能”也在特殊时期走向前沿,接受了抗疫洗礼。2月4日,国家工信部特别发布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 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议书》,鼓励攻关并批量生产一批辅助诊断、快速测试、智能化设备、精准测温与目标识别等产品,助力疫病智能诊治。
疫情之下,成都市的人工智能企业成为一群活跃的市场主体,早早通过线上远程办公等形式实现灵活复工。这些人工智能企业发挥各自所长,将自身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疫情态势研判、精准防控、有效治疗等各个环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三家不同细分领域的成都人工智能企业,从一个侧面剖析成都抗疫的人工智能力量。采访中,企业家们均表示,短期内疫情会对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从这次参与疫情抗击的过程中,他们更看到了产业未来发展的新机遇、新趋势。
更快速批量检测体温
安检口的新产品:
体温的“色彩”捕捉高手
如果你已经踏上返程的归途,经过火车站、机场以及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一定不难发现,安检口周围多了一台摄像机。没错,这是一套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成像体温检测仪。一台三脚架、一台摄像机、一台笔记本拼凑起了它的基本形态。每一位行人经过时,显示屏上都会呈现他的温度,检测温度正常可以实现无感通过;一旦检测到疑似高温行人,系统会自动报警,再由安保人员进行二次测温。
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成都中科飞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利用热成像技术原理,能自动、快速、精准对区域内多名通行人员进行体温筛查。人员经过热成像摄像头前面时,电脑屏幕上会实时显示每个人的体温“色彩”,一旦捕捉到发热高温点,系统会自动以声光报警的方式,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用热成像进行测温的优势在于非接触、直观、大面积筛查以及24小时不间断,可以快速在一大群移动的人群中,将发热高温的人筛选出来。在学校、地铁、火车站、机场、园区、办公楼宇等众多人流密集和进出频繁的区域中更具用武之地。”公司CEO袁浩对记者说道,与其他测温方式相比,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不仅“直观”“非接触”以及“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还能更精准。如果说额温枪、耳温枪等感知的是一个“点”的温度,而红外热成像设备感知的是由成千上万个点组成的“面”。前者就像是单兵作战,后者则像是一个庞大军队,使用一台红外热像仪相当于同时使用成千上万台额温枪。
如今,成都中科飞智的首批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已先后在华能四川公司、东方电气集团、甘孜州康定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区域投入使用,协助进行高精度体温筛查的应急监测工作,为守住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针对大规模人流体温的红外热成像分析系统是公司应对疫情研发的新产品。“以往我们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用在工业领域,检测加工温度和产品温度,精确度可以达到0.04摄氏度。”袁浩告诉记者,然而相对于运行轨迹、物件大小相对固定的工业应用来说,人体测温会更复杂。
为有效应对高人流量的防疫与测温需求,成都中科飞智团队用红外技术保证远距离非接触时测温需求的同时,加入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精准识别人员额头部位以实现快速定位。“从技术逻辑上来说,它需要 AI 算法来做人像的识别和追踪,即在摄像头画面中准确定位每一张人脸,然后结合红外温度点阵计算出人脸的温度。”袁浩解释道,这背后所涉及的戴口罩下的人脸识别以及两个摄像头间的校准等细节问题直接影响着测量的准确性。
为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早在腊月二十八,公司就紧急召集人员,开始优化调动物资,希望可以引入新技术助力疫情监测防控。袁浩坦言,这些天,疫情也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在现金流和供应链成本方面,有的元器件上涨近三成。而此次红外测温领域除了人工智能企业参与外,还有许多安防企业的身影,海康威视、大华、宇视均亮相了智能测温系统,并且落地体量更广。其供应链整合能力与渠道能力,又是人工智能公司有待加强的方向。
“但困难是暂时的,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看清了企业要走的道路。”袁浩说,疫情防控进一步推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企业也获得了非常难得的实践和示范机会,有望加快大众认知和市场普及。
更多方减轻医护压力
救治点的新场景:
成都造机器人24小时“穿梭”
三环航天立交旁,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是成都防疫最前线。在这个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的集中医治点忙碌的,除了无惧感染风险日夜奋战的医护人员,还有四台24小时在岗的机器人。机器人沿着道路一路前行,灵巧地躲避着物体和行人,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各个科室。
这四台机器人来自于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过去我们的‘小贩’机器人主要针对的是泛零售领域。我们的核心产品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主动寻找目标顾客,进行商品推广及销售,并可实时托出商品,帮助客户增加销售收入、提升营销效果。”公司CEO黄山告诉记者,此次疫情防控又给公司的机器人增加了更多的应用场景。
根据成都市的统一部署,结合疫情防控的相关需求,公司对机器人的功能做了部分调整。公司于2月1日向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无偿提供了3款4台机器人,用于此次疫情防治,后续又向华西、二医院、三医院等医院提供了10台左右的机器人。
据介绍,越凡创新的这3款机器人分别为“知屏”“享递”和“小贩”,它们将在不同的岗位“从事”不同的工作,从而起到加强防控力度、减少交叉感染、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的作用。这其中,“小贩”机器人推销售卖零食、卫生防疫用品等;“知屏”机器人承担导医任务,回答患者提问;“享递”机器人则是名用小程序随叫随到的“快递小哥”。
越凡创新现场部署负责人周宗晟告诉记者,上岗没几天,这几台服务机器人就广受好评。其中“享递”最受欢迎。分配在隔离住院部的“享递”是个大肚子机器人,它的主要职责是为医院开展物资配送工作。有医护人员反馈说,“享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需在手机小程序上一点,不一会儿它就上门取货了。把待送的资料放进“享递”的抽屉中,再在小程序中的医院地图上点一下目的地,就能去干其他更紧要的工作了。
“有了它以后,不用老是跑来跑去送资料了,既节省了时间,又间接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周宗晟介绍道,“享递”拥有100L、50KG的送货能力。上岗的这台虽只有上下两个抽屉隔舱,但如果针对手术室配送器具这样的应用场景,可以调整隔舱数量,其载重量还能大幅升级。
此外,“知屏”机器人主要用于医院门诊,主要负责医院科室分布、专家介绍的查询以及防疫宣教工作。比如,“知屏”可以用语音告知大家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等防疫知识,同时也会在大屏滚动播放防疫科普内容,教大家如何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症状、如何防护、治疗等。
“人工智能机器人具有移动灵活、自主寻人交互、服务面积广的特点,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让机器人在医院门诊、住院部、后勤等部门开展部分工作,既能服务患者也能服务于医护人员,减少人与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黄山分析道,而且机器人移动灵活,自主寻人且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后勤人员工作压力。
“这次疫情,再次启示我们,一些标准性和重复性高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做,这是人工智能存在的价值之一。”黄山表示,人工智能体现了人机协作新形态的抗疫力量。因自家“机器人逆行者”在防疫战线上表现亮眼,相关需求大幅增加。黄山透露,这段时间,有一线互联网企业找上门来购买机器人,被她婉拒了:“在我们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肯定供应到防疫最前线、最有需要的地方去。其他不太紧要的需求只能延迟满足了。”
更高效协助基层防控
社区里的新视点:
产业未来已变得真实
随着复工潮的到来,更多的人员流动给社区疫情防控排查及居家隔离监控带来新挑战。而在抗疫一线,人工智能为社区疫情防控提效降本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个网约房智能监管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排查工作!”高新区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说。这名工作人员口中的网约房管理系统是由成都市新经济企业成都英博格科技有限公司所研发的,并入选了成都市疫情防控城市应用场景第一批供给清单。
网约房即网络预约居住房屋,是共享经济下的新业态,近年来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大约有10万余间网约房在营业中。”公司CEO刘克告诉记者,这些网约房大多在商业区、人员密集的小区、公寓及写字楼内。虽然网约房数量在出租房中占比不高,但由于房屋分散、人员流动性强、租客身份不明、网上交易等特点,导致网约房监管一直是个难题,同时也给此次抗疫的人员排查增加了难度。
此前公司研发的网约房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对网约房、民宿入住人员的人证识别,为公安机关快速掌握、统计、监管疫区来蓉人员起到了实战作用。网约房房东仅需下载由英博格科技研发的应用程序,手机自动识别入住客人的身份证信息,并与公安系统进行信息比对,真正做到入住客人“人证合一”。获得通过的入住客人可以直接使用“身份证”刷卡开门。在此次抗击疫情中,该系统更是迅速监测到了成都市某小区12月1日后武汉来蓉人员达50余人,让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消息。
然而对社区来说,返工人群的疫情排查只是工作的一部分。每日体温检测、车辆出入登记、防疫科普等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员精力,基层工作者压力增加。早在大年三十晚上,刘克的团队就已经行动起来。“我们预判未来社区一线人员不但人手短缺,还要面对口罩等资源紧缺,人和人之间交叉感染风险大等问题。”刘克说,公司结合自身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决定紧急研发疫区智慧社区防控系统,增加自动测温系统、口罩人脸识别等功能,最大程度上为一线社区工作人员减负。
如今,这套可以帮助社区一线工作人员在线上完成居民的出入登记、健康打卡、疫情通知等工作的系统已经在成都、云南等地的多个小区投入使用。刘克表示,工作人员原来要手工登记居民出入、居家隔离等情况,工作量大,而且数据难以做到精准。现在,工作人员能够实时了解情况,每天一键汇总分析,极大帮助社区防疫管理做到“早发现、早上报、全覆盖、无遗漏”。
谈及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刘克表示这不仅是对人工智能企业能否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时找到应对之策的一次考验,但更让行业看到了未来。通过此次疫情,可以有效地检验目前人工智能的有效性并发现问题,以及在真正的场景应用上找到突破。这次疫情使无人化系统的重要作用深入人心。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算法都将变得更加“真实”,新的人工智能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观察
人工智能正成为抗击疫情的特别“逆行者”
红外测温仪、服务机器人、智慧社区管理……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正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线上一群特别的“逆行者”。无论是加速前期的疫情科研攻关,还是协助一线的疫情诊疗和现场防控,以及后端的信息化平台搭建,都已经出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的身影,并且取得了实际效果。
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慢慢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涉足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无人超市等领域。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工作。近年来,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也逐渐扩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对国内外多家权威机构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规模预测情况的统计,乐观估计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中性预测2020年我国AI市场规模在700-1000亿元左右。
去年,成都印发的《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建成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示范区,打造最具行业融合特色的“中国智谷”、国际知名的工业智联网典范城市、世界一流智能无人机和车联网基地,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应用)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
目前,成都正在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谋划“5+5+1”细分领域,其中之一,就是全面构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开放型产业体系。“人工智能+”也是《方案》的深意之处。《方案》提出,成都市将推动人工智能与5G、超高清视频、VR/AR、集成电路、车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创新,建设集产业监测、评估测试、应用示范为一体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开展“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定期发布人工智能行业融合创新应用优秀产品和案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示范企业。
“+”的意义,就体现在关联产业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并向日益丰富的应用场景渗透。相比人工智能产业本身规模,关联产业规模有10倍之大。回过头来看,或许疫情更像是“人工智能+”的技术练兵场。它考验的是针对特定问题的算法开发、方案快速迁移、供应链整合以及部署落地能力,考验的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综合能力。在疫情之下,谁能够快速开发出真正解决问题,经受市场考验的产品,而非盲目蹭热点,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新闻推荐
四川始发国内航线批量恢复本报讯(记者王眉灵)2月22日,记者从多家航空公司获悉,助力复工复产,成都及省内重点劳务输出城市...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