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海棠甲天下 诗圣杜甫何不写

成都日报 2020-02-24 02:50 大字

扫一扫更精彩

蒲薇 王嘉/文 图片及部分文字资料据成都市植物园

海棠是成都的一大特色。被誉为花苑仙品的蜀中海棠,让古往今来多少流寓成都的诗人爱之若狂。阳春时节,花叶齐发,花朵成簇。未开时,蓓蕾嫣红小巧,似胭脂点点;花开时呈粉红色,在绿叶中间如堆锦积绣,娇艳妩媚,“占春颜色最风流”。

种海棠 海棠无香?蜀中原是“海棠香国”

海棠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汉代与中国园林结缘,唐代栽培较为广泛,宋代最盛,被视为“花之最尊”,元以后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海棠类花木主要包括海棠花、湖北海棠、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等种类。日常所说的海棠其实是苹果属和木瓜属几种植物的通称与俗称。苹果属的除了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之外,还有山楂海棠、西蜀海棠等,木瓜属有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

汉代皇家珍品 司马相如作赋

海棠最早被古人重视是其食用价值,《诗经·卫风·木瓜》中的木瓜、木桃、木李均是海棠类植物,古人以其作为馈赠友人的礼品。《山海经·西山经》说中皇之山“其下多惠、棠”,《山海经·中山经》则提及岷山“其木多梅棠”,说明今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最早有海棠类植物分布。

汉代,海棠被植于皇家宫苑中。蜀郡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有言:“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据考,“柰”指中国绵苹果及小果类苹果属植物,属于广义的海棠类植物。这也是海棠最早种植于园林的记载。当时“柰”为稀罕之物,仅栽种在皇宫、大型寺庙、达官显贵的园林中。曹植的《谢赐柰表》“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以非时为珍,恩以绝口为厚”,说明在三国时期“柰”依然是皇室才可享用的珍稀果品。

南北朝时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录了栽种柰、林檎的方法,证明我国劳动人民已掌握了一定的海棠类植物栽培技术。

晋代巨富石崇与王恺争富,修筑金谷园,园中就有海棠。宋代王禹偁《诗话》载,石崇还曾对盛开的海棠感慨:“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而海棠作为观赏花木被种植于园林中则是在唐代。宋代乐史《杨太真外传》载,唐明皇李隆基曾将海棠比作杨贵妃,皇宫里种植海棠较多。

唐代四川“海棠香国”

唐代良相李德裕主政西川时,在成都城中遍植海棠,从此成都成为了一座海棠花开的城。薛能有诗《海棠》赞颂蜀地嘉州海棠:“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可见春游蜀地,满目所见皆是海棠花的胜景。

宋代,四川仍是海棠栽培的主要地区。宋代宋祁《益州方物略》说:“蜀之海棠,诚为天下奇艳。”宋代沈立又的《海棠记序》中更将蜀中海棠与牡丹并列:“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与牡丹抗衡,而又独步于西川矣。”故而,四川也被称为“海棠香国”。这些记叙成为一个印证:宋时海棠便和梅花一起,成为成都浪漫文雅之府的代表花卉。

张爱玲曾言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然而,唐代成都的香海棠极为有名。唐代贾耽著《百花谱》一书,誉海棠为花仙,还提及四川“海棠无香,惟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独靖南者有香,故昌州号海棠香国”。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也说“嘉州海棠,色香并胜”。

两宋时人们对海棠的了解日益深入,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栽培日益广泛,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花卉品种。此时海棠花的品种也逐渐增多,出现了蜀海棠、垂丝海棠、紫绵海棠、千叶海棠(也叫莲花海棠)等。

至元清时期,海棠的栽植长盛不衰。四川的海棠栽植仍然著称于全国。但在唐宋时期就著名的四川香海棠到清代已经绝灭。目前成都所栽海棠,多为“贴梗海棠”,因其枝丫横斜,花色艳丽耀目,花梗极短而紧贴枝干得名。

咏海棠 杜甫留下悬念 陆游一生怀念

唐代开始注意到海棠花的美丽,以海棠花为主题的文学、艺术蓬勃发展,海棠花文化逐步走向繁盛。唐代贾耽著《百花谱》,誉海棠为“花中神仙”。

成都以海棠盛景闻名于世,也吸引历代诗人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贾岛《海棠》诗有“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称道成都锦江两岸的海棠花;梅尧臣诗言“蜀州海棠胜两川”,汪元量则赞叹“锦城海棠妙无比”;薛涛以“浅深红腻压繁枝”称赞蜀中“海棠之乡”,赏海棠天下第一。

不咏海棠 杜甫留下千古之谜

杜甫一生写下了近三千首诗作,传世的有1000多首。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在成都生活了4年的杜甫,却独独没写过海棠。对于杜甫诗作不见海棠的原因,千年来众说纷纭。唐末诗人郑谷专门为此作《蜀中赏海棠》,说“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陆游觉得杜甫是写了的,只是失传了;还有人觉得是因为四川到处都有海棠,所以杜甫没有再提笔作诗;更有人说,杜甫的母亲名“海棠”,为避名讳才不写。

有学者认为,直到中唐前期,海棠还没有成为诗人的意象。盛唐重视的意象是苍鹰、骏马、牡丹,是崇高遒劲,英姿勃勃;中晚唐以后,诗人的情感转向细腻缠绵,略带几分感伤,娇美的海棠也就成了情感寄托的极佳选择。无论如何,杜甫不咏海棠,就当作历史留给成都的一个问号吧。

唐以后海棠作为观赏植物的地位与声望日益突出,宋代达到顶峰,吟咏海棠的诗歌层出不穷。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性多情善感,一生珍爱海棠花,她的《如梦令·海棠》广为人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也就成了海棠花又一个诗意十足的名字。另一位蜀中文豪苏东坡留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名句,是为海棠花秉烛夜游的一抹浪漫温柔。海棠也因此得雅号“解语花”。

梦回成都 陆游甘为“海棠癫”

对海棠花最为痴恋的,还是壮年入川,被人称为“海棠癫”的陆游。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自号吴中狂士的陆游,在成都度过了一生中最为闲适随意而又难忘的时光。陆游一生写了四十余首海棠诗,多是在成都所作。放翁虽狂,但他却对成都怀着深沉的情感,以至于陆游常在人前以蜀人自居,他坚信自己“前生定蜀人”,并且他还把成都称为“吾蜀”,成都已然是他的家乡。

陆游绝对是一名爱花痴汉,“为爱名花抵死狂”,狂到什么程度呢?“有花即入门,莫问主人谁?”

陆游一生最爱的花,除了梅花,便是海棠了:“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唐宋期间,成都海棠与扬州芍药、洛阳牡丹齐名,是为一绝。但陆游实在偏心海棠,以至于在诗中表明立场:“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

二月的成都,梅花已近尾声,而海棠正好,“锦绣裹城迷巷陌”,陆游到各个园子去寻花赏春,专门写了一组《花时便游诸家园》,恨不得句句咏海棠。周围人都说他是“海棠癫”,他也乐得此名。

他在居住蜀地时,游览合江亭而写下了《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赬。残年飘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

五代后蜀孟昶在蜀地封燕王,燕王宫盛植海棠,陆游写下了《驿舍见故屏风画海棠有感》诗,中有“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句,称颂成都海棠花繁茂之极,以燕王宫最盛,有“花海”之称。陆游诗云:“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花红叶绿、花朵繁茂,艳美高雅、与日争辉。

“看花南陌复东阡,晓露初干日正妍。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陆游走马前往的碧鸡坊,是中晚唐时成都才女薛涛的隐居之地。这里有许多的海棠花相传是薛涛亲手植下,而送来海棠花的,便是西川节度使李德裕。李德裕赠来的海棠花应是打动了薛涛的心,和诗一首说:“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她将海棠亲手栽植于碧鸡坊,从此便相伴于潇潇竹林与海棠花影之间。

陆游离开蜀地之后,经常在诗中梦回成都,专门还点海棠的名,“幽梦锦城西,海棠如旧时”。等到他84岁高龄,已经卧病在床,也没有停下这种思念,“风雨春残杜鹃哭,夜夜寒裘梦还蜀。何从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为足。”

新闻推荐

开江任市 传奇人物之陈光世

□林佐成20世纪初期,任市铺(今任市)无疑是新宁县(今开江)肥沃富饶的地区之一。这个以盛产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的平阳大坝,仗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