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市场活力 我们一起“打硬仗”

成都商报 2020-02-12 02:39 大字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当下,疫情防控已进入深水区,已涉入激流险滩,如何既做到“严密防控”,又不影响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考验城市管理者和社会组织智慧的时候到了。

2月6日,成都发布《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0条政策措施》,对正在疫情中经受双重考验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意味着及时雨,甚至是新希望。

面对严峻疫情,从做好返程疫情防控到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从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到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从公开透明回应社会关切到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再到如今的稳定经济运行“20条”,每一环,都是疫情防控大局的重要方面,每一扣,都容不得忽视。

眼下,不少中小企业正面临考验,如餐馆,如旅行社,如交运公司。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创业创新的主体力量。他们的生存状态,不应也不是抗疫盲区。更何况,抗击疫情或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时此刻,经济一定要稳,企业一定不能倒。更何况,疫情防控要“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疫情终将过去,城市还得发展,而企业的健康运行,始终是城市发展的坚强推动力。

稳定中小企业就是稳就业、稳经济、稳民生。这是一场硬仗,是抗疫之外的另一战线,是必须打赢的另一场战役。

扶持中小企业最容易见到实效的办法,就是“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就是“千方百计帮助支持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成都“20条”的着眼点也正在于此。“下调利率”等多项金融支持政策,尤其“合理分担金融机构疫情贷款损失”为企业输血。降低企业用水用能等负担,缓交税费以及对非强制工资报酬的规定为企业减负。还有就业补助,培训补助,提能扩产补助,起到“兜底”作用。“20条”还提出要发布新经济企业能力清单,培育新经济业态和消费新热点,打造经济新增长点,这实际上是在布局长期发展抓手,统筹精准施策。

非常之时,非常之策。柔性化的政策,可望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影响,提振经济信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引导社会回归理性、城市回归有序。

除了政府的“有形之手”,社会正在形成帮扶中小企业的合力。

针对龙泉驿区23万多产业工人返岗复工带来的严峻挑战,龙泉驿区成立摸排“工作专班”,建立复工备案在线申报平台,全力推进工业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科创贷”开设审核绿色通道,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审批、银行机构放款等所有流程,为抗疫企业发放贷款。

“天虎科技”冒着疫情,走访30家成都企业,拟就一份“企业帮助清单”。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4万人社区的“守门人”

熊玉兰熊玉兰(中)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摸排“爸,现在疫情紧急,我在一线走不开,清明我再陪您一起去看奶奶。”晚上9点过,在社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