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坐诊,我们放心” 中医专家到社区,健康服务送到家

成都日报 2020-01-21 03:01 大字

韩林正在为患者切脉问诊

上周四,冬日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韩林来到锦江区成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见到了老朋友——长期在这里治疗的患者,也有些新面孔——慕名而来的患者。

韩林是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院区中医科的负责人,2017年10月,在锦江区卫健局、市七医院和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全市范围内少有的中医医联体正式构建,从那时起,他每周四都会到成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不只看诊,更要带教和将中医技艺推广。

把脉、看舌、询问病情、开出药方……记者见到韩林时,他正一边仔细看诊,一边向他的徒弟、成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主任周先豪讲解病情和当中的关键所在。诊室外,有不少人排队等候,记者的采访不时被进门询问的患者打断,“这说明大家信任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愿意来这里看病。”韩林说。

诊疗

优质医疗服务

送到居民家门口

据统计,成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辖居民6万余人,每年光中医科的就诊量就在4000到5000人次,老年居民和儿童居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大,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提供的中医药服务以针灸、按摩为主,较为单一。不过现在,有了韩林。

很长一段时间,李大爷都受到耳鸣的困扰,发作严重时耳朵嗡嗡作响,最近还出现了咬合和疼痛问题。韩林的到来,为他施以中医热烫、通过针灸刺激穴位,再配合药物治疗。几日后,李大爷前来复诊时开心地反馈:“症状缓解了不少,有专家坐诊,我们放心。”

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韩林的到来,不只是门诊、查房、讨论病症,为患者排忧解难,更带来了市七医院的特色中医治疗方式。比如“钟罩灸”治疗,所谓“钟罩灸”,就是一种如钟形的器具,里面燃烧着中草药,扣在患者腹部,以温蒸的方式让药物慢慢渗入体内。“钟罩灸”的使用是有讲究的,必须要找准腹部的穴位操作,是市七医院中医科在中医名家刁本恕的带领下摸索出的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

这也意味着,基层患者能够在家门口享有市级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口口相传产生宣传效应,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带徒

下够苦功夫

更好为市民服务

“国粹中医,博大精深。从古至今,中医药传承一直是通过跟师、带徒,手把手带教完成的。”周先豪对记者说,“韩老师对我们很耐心,也很严格。诊断、用药、观察、复诊,每个细节都很关注,有时候课下还要‘开小灶’,让我们学到真本事,能处理更多病症。”

跟师两年多来,周先豪跟着韩林学习了不少中医药技术,临床技艺日渐成熟。自信心和医术,是互为因果的,医术越好,信心越强,这份信心又激励着她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钻研,提高医术。“医术精湛的名老中医,在医治病人时,望闻问切、开方抓药,举手投足之间尽显自信。”韩林很欣慰,“这是青年中医师的进步,也是医联体成效的体现。”

今年春节,周先豪和往年一样,也将在岗位上值守。依照经验来看,因腹痛、腰酸背痛等病痛前来就诊的患者并不在少数。谈及担不担心遇到无法处理的病例时,她笑着回答:“通过微信、电话,我们随时都能联系上韩老师,有问必答。”

崭新的2020年扑面而来,韩林说,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在基层,“我和徒弟都会下够苦功夫,踏踏实实地研习中医,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摄影 李冬

新闻推荐

台北意外的“年夜饭”

□杨华(成都)飞往桃园机场的这趟航班并不拥挤,夜间航班的乘客大多昏昏欲睡,机舱里保持着安静,如果不是下机前空乘...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