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博物馆协会副会长李作民:博物馆品牌如何打造?别总追求差异化 要让自己成主流

华西都市报 2019-09-24 01:49 大字

成都博物馆协会副会长李作民: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展览。图据成都博物馆公众号

李作民

成都博物馆丝路之魂展览。图据成都博物馆公众号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博物馆则是感知城市灵魂的窗户。放眼全国的博物馆,故宫的网红指数可谓“一枝独秀”。靠着“耍酷卖萌”的表情包和丰富的文创产品,已经600岁的故宫俨然全国最大的文创IP品牌,也带起了一股“博物馆+文创”开发的风潮。

聚焦品牌塑造,由封面新闻主办的“2019西三角品牌大会”将于10月15日举行。如何打造博物馆品牌?博物馆文创产品又该如何突围?就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成都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四川二十一世纪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作民。他认为,博物馆品牌的塑造,关键是要让自己成为主流。

解析文化大品牌

故宫文创走红之路难复制

过去一说起故宫博物院,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拥有6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和精美文物;现在,年轻人对它的印象,则更多是胶带、行李牌、口红等爆款文创周边。

如今,博物馆文创周边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最早引起大家关注并掀起博物馆周边热潮的,其实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

李作民介绍,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胶带之所以能走红,一方面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本身具有足够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吸引众多优秀的人前来竞争。“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会自动筛选好坏,优胜劣汰;其次,可以真正吸引到一流的人才来做这件事。”

北京故宫也是一样,名字就是一个“超级IP”;同时,通过线上进行销售,也更加契合年轻人的消费场景。

“文化品牌与商品品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来说就是传统及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李作民认为,品牌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故宫文创的走红难以复制;其他博物馆应该结合自身特色,寻找品牌打造的突破点。

打造博物馆品牌

要先让自己成为主流

博物馆品牌打造从何突破?李作民认为,关键是要让自己成为主流。

他以成都博物馆举例。2016年6月,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首个特展为首次公开的张大千作品。同年年底又推出“丝路之魂”文物特展,3个月观展人数突破100万人次。随后的俄罗斯帝国夏宫展、法国当代绘画艺术展,观展人数均超过50万人次。

短短几年时间,成都博物馆成为了一种现象级存在,让逛博物馆成为一种主流生活方式,也将自身打造成了一张成都文化名片。

“以前大家做营销,老喜欢讲差异化。总是追求差异化,最终也还是沦为同质化的一员。”李作民说,人们总是本能地偏爱自己熟悉的东西,而对陌生事物保持警惕。成都博物馆通过输出张大千、丝绸之路等大家熟悉的内容,营造亲切感,让大家有兴趣去看。

在他看来,很多从事文化创意行业的人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老想向别人展示自己有文化。殊不知正途应是利用观众对一件事情的熟悉,让他们觉得自己有文化。

而一个好的品牌,除了带来熟悉感,还有随之而来的陌生感。

例如,成都博物馆的展览摒弃了“就文物讲文物”的传统叙事逻辑,通过还原历史场景,以故事化叙事让大家了解过去鲜为人知的文物背后的历史。“陌生感其实就是惊喜,能够颠覆大家的一贯认知,带来新的东西。”李作民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

新闻推荐

青白江打造国际一流产业功能区:三大功能区集成联动 塑造城市发展新未来

工人在自动化电池生产线上操控设备欧洲产业城欧洲产业城遵循快谈判、快签约、快落地、快投产的思路,欧洲产业城在...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