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儿童保健品的那些“忽悠”!

大江晚报 2019-08-16 15:50 大字

9岁的成都男孩浩浩,遇到了这个年龄和性别不该有的尴尬,他的胸部竟然开始发育了。经医生诊断,孩子是因为吃了过量含有激素的保健品。类似浩浩这样因为服用保健品带来身体损伤的例子并不少见。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增高的、补钙的、益智的……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被爱子心切的家长们送进孩子的口中。和老年人往往被套路购买保健品不同,儿童保健品多是家长主动选择,虚假宣传、随意忽悠让家长心甘情愿慷慨解囊。

“起初是孩子不愿意去上游泳课了,也不说原因。直到有一次出去吃饭时,孩子把汤倒在了身上,却死活不让我脱上衣,才发现孩子的乳房竟然发育了。”浩浩妈妈李女士告诉记者,经儿科医生诊断,是因为吃了不少补锌的保健品导致激素紊乱,生长加速。

与浩浩相似,6岁的天津孩子林林因为尿急、尿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高钙尿症导致的尿路感染。林林父母说,孩子每天都吃从国外买来的补钙产品。医生评估后认为,林林是因为钙摄入量过多导致高钙尿症。长期高钙会影响铁、锌等微量元素吸收,造成免疫力低下、贫血、厌食等症状。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朱华说,因滥用保健品导致儿童身体损伤来求医的案例并不少见,问诊发现,不少家长都是担心孩子营养不足,或者觉得应该提高免疫力就给孩子服用,有的孩子长期服用某类保健品,有的孩子甚至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儿童保健品名目繁多,补充微量元素的、保护肠胃健康的、健脑的、增强免疫力的……记者在多地的药店、母婴店等看到,深海鱼油、DHA、蛋白粉等儿童保健品被放在醒目位置,价格从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销售人员称,牛初乳、蛋白粉等产品在家长群体中备受推崇,葡萄糖酸钙、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等补充微量元素的产品非常畅销,口味酸酸甜甜的,小孩子都喜欢。

广告法明确规定,保健品的广告不能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能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等。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儿童保健品在销售时会暗示家长产品是健康所需或具有预防治疗功能,涉嫌违法。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独树成林

□徐建成(成都)思绪的气根不会离开地气因之生机勃勃不能自持一枝气根便是一枝新秀便是一段新绿便是七情六欲之一便是喜怒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