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版中伏要来了 雨水马上来冲凉 四川昨日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成都大部迎大雨到暴雨天气

天府早报 2019-07-22 02:42 大字

■天府早报记者朱佳慧

这两天的成都,虽然总有雨水偶尔客串一下,带来了些许降温,但因为空气湿度大,太阳一出来,立马又有了点闷热如清蒸的意思。眼前的风平浪静热浪滚滚只是暂时的,一波雷雨天气正在赶来的路上。据最新气象预报,成都新一轮雨水已经在酝酿之中并于21日晚重新“上线”。

21日-23日还有强降雨

来自四川省气象局的消息说,7月19日20时至20日08时,四川省内的强降雨主要出现在雅安、乐山、眉山、宜宾、泸州、自贡、内江、成都8市,暴雨248站,大暴雨35站,最大降水量182.5毫米,出现在乐山沙湾区龚嘴镇。

四川省气象台预计,7月下旬,四川省的强降水将较前期明显增多,其中7月21~23日盆地部分地方有大雨到暴雨,盆地西部、南部局地有大暴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7月21日16时,四川省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20时-22日20时,盆地有一次雷雨天气过程,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其中,广元、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眉山、乐山、宜宾、自贡、内江、资阳11市以及巴中、南充、遂宁3市西部有暴雨,雨量70-100毫米,局部地方230-270毫米。另外,阿坝州东部和凉山州东北部有大到暴雨。

对于强降雨天气,气象部分提醒: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雷电、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危害;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加强对雨情、水情、汛情的监测;加强防范持续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及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今年又是加长版三伏天

老人说:热在三伏。这眼下三伏的初伏就要过去了,竟然还没开始热?22日起,我们开始进入到今年三伏天的“中伏时间”。

今年初伏时间是7月12日-21日,眼下算是过完了。7月22日是中伏开始日。这时候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年三伏是30天,今年三伏是40天?其实,这都由中伏决定。如果中伏开始时间较早,就会出现20天的中伏,以及出现足足40天的加长版三伏。今年就是如此。

据了解,1990-2020年期间,加长版三伏占据了将近75%的比例,去年今年明年都是长三伏。

事实上,长三伏和短三伏相比,平均气温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决定三伏热不热的关键,还是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和位置。今年的副高,目前暂时偏南。

据省气象部门分析,今年东亚地区的副热带高压表现疲软。预计8月上旬开始,副热带高压有北抬迹象。副高控制四川区域以后,便开始会有一段高温过程,尤其是盆地东边会相当热。

新闻延伸

明日10时50分“大暑”: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3日10时50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专家提醒,此时节,高温高热的“桑拿天”将成为天气的主角,公众要注意预防中暑。

每年阳历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为“大暑”节气开始,它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23日大暑正值今年“中伏”的第二天,而且今年的“中伏”是20天,正好囊括“大暑”节气在内。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进入“大暑”后,高湿高热的“桑拿天”将会增多,极易发生中暑等高温疾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在此提醒说,预防中暑要合理安排工作,注重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讲究饮食卫生,及时补充水分。如果出现乏力、胸闷、头昏、心悸现象时及时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据新华社)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

三伏天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竹窗》,这是描写“三伏天”的经典诗句之一。“伏”即伏藏的意思,提示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如何计算“三伏天”?

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由于天干只有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会出现一个庚日。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今年自7月12日起我们就已经正式迈入“三伏天”了,等到7月22日便进入了长达20天的“中伏”,直至8月20日才能过完“三伏”,共计40天。

三伏天为什么是最热的呢?

夏天,北半球倾向太阳,太阳光的方向与地面近乎垂直,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最多,太阳最“高”,但是地面积压的热量并不是非常多,夏至过后虽然日照时间不是最长,但是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热量是持续增加的,日平均温度会持续升高,到“三伏天”则会升到最高。只有当太阳足够“低”时,每天接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后,温度才开始降低。

同样的道理,每天中午12点是太阳最“高”的时候,但是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下午两点左右。

“三伏天”习俗多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伏天,民间生活多有习俗,农业生产亦有规律可循。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

等到“中伏”时,就要吃面了。《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进入末伏,难熬的伏天进入尾声,天气渐渐开始转凉,简单方便的烙饼成了受欢迎的食物。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锦江绿道边现公共书屋 抬眼望锦江 低头闻书香

市民在“锦书来”书屋阅读图书锦江边,绿荫下,车流驶过的东安南路旁,竖直木条设计的书屋,“锦书来”三个字题于书屋正门中...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