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王争平:在黑白影像里,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四川日报 2019-06-21 08:36 大字

在一位来自草原的摄影师的镜头下,“乡愁”有着怎样的面容?6月13日,“故乡,很远很近……”摄影展在成都新视觉影像艺术中心举行,展出来自嘉陵江畔的摄影家杨麾、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摄影家王争平的110幅作品。其中,约60幅黑白影像,出自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王争平的《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系列。,摄影家王争平:在黑白影像里,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生于内蒙古包头,成长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王争平已经带着相机在草原上游荡了30多年。王争平表示,希望通过拍摄草原,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表达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把草原上的马当作人去拍摄

王争平这组参展作品,其实原名《心情草原》,为何改成《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熟悉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想必知道,这出自著名诗人海子的代表作之一《九月》。王争平常被称为“摄影诗人”,在他看来,《九月》是一首“神性诗”,它超越于普遍的人性之上,其浪漫而又悲怆辽远的基调正符合自己的作品。

漫步展厅仔细品味其影像,这样的感受的确呼之欲出。很多摄影师拍摄草原,基本上还是以关注民俗为主,王争平并没有回避这些,但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觉体验。例如在王争平的镜头下,地平线时常成为一道天然的分界线,上方是宽广辽阔的天空,下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牧民在其中“顶天立地”劳作、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十分直接而融洽。在另一些大幅作品中,王争平往往将背景大面积“留白”,人、马、车等只在画面中占据极小部分,以强烈的对比传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观念。

王争平的参展作品中,一批关于马的特写尤为有趣,其中一匹马一边向前冲,一边斜着眼盯着镜头,似乎也在窥视画面之外的观众。王争平之所以关注马,源于十年前的一次那达慕大会,他正站在起跑线前方,忽然几百匹马冲来,瞬间将他夹在其中。没想到,有些马宁可为躲避他摔倒,也不愿碰撞、伤害到他。

“蒙古马太通人性了,我被这有灵性的动物所感动,从此开始拍马。”王争平喜欢捋着马鬃与马私语,也常常静静地观察马一两个小时,渐渐地,他懂得了马,懂得了草原。“我把草原上的蒙古马当作蒙古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兄弟以及自己去拍摄。”

在影像中探讨草原精神之变

王争平第一次拍摄草原题材作品,是1986年冬天前往内蒙古海拉尔。当时,他从呼和浩特出发,坐了整整3天的绿皮火车,又转乘8个小时的简陋长途车,才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到达陈巴尔虎旗。跟着牧民深入游牧点拍完这组照片,《内蒙古画报》用了4页篇幅精选发表,从此王争平便“一发不可收拾”。

2011年的一次个人作品研讨会上,有人认为王争平偏重沙龙、画意,是个画意人文摄影师。“这个批评把我给点醒了,我早期追求画意,尤其是画面感,太完美、太刻意了。那只是一种画面的美,缺乏作品内在的灵魂。”随后几年,王争平索性不再那么严谨,“进入状态以后,地平线拍倾斜了又有什么关系?”

一些过去不太关注的拍摄领域,进入王争平的视野,例如草原的变迁。“这些年,草原的变化太大,比如乌拉盖草原,我1986年就去过。”后来,当地出现不少露天开采的煤矿,还有人工建设的亭台水榭式样的江南风景,很滑稽。“这样的场景我也会记录下来,这些都是草原在这个时代里的一种形态。”

“因为热爱自己生活的土地,所以总有无穷的情感和热情。内蒙古的100多个旗、县,我已经拍摄了三分之二。”对于王争平,草原是不断变化的熟悉又陌生的家,他希望在影像中探讨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游牧文明的冲击,和草原精神的改变。

新闻推荐

中考如何进入理想高中 这里有9条选校“秘笈”

6月20日,2019年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名校面对面--初升高公益讲座继续进行,来自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成都市第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