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应加速覆盖“最后一公里”

黄海晨报 2019-06-20 10:36 大字
熊苗

于6月17日22时55分发生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的地震,已造成多人死伤,部分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受损,救援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祈祷救援工作能够更顺利、高效,将地震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据《新京报》)

除了关注救灾情况,成都一段10秒钟倒计时的地震预警视频也被广泛关注。

据报道,2018年5月9日,成都高新区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大喇叭”,通过社区广播、手机、电视等多途径,在地震波到达前提前预警,为民众避险争取宝贵时间。

这次,这些“大喇叭”的预警应是第一次“实战”。

相关专家解读: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利用电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

研究表明,预警时间10秒,伤亡减少39%;预警时间 20 秒,伤亡减少可达63%。这也是这次预警被网友怒赞的原因。相比11年前的汶川地震,这次智能手机和其他各个终端的预警,已经进步太多。

不能忽视的是,在点赞和自豪之外,也有很多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有吐槽,比如有当地网友表示听到“大喇叭”的预警并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初次入川的人可能就更蒙了;有建议,比如有网友说,电视预警画面在右下角太小,字太多,应该全屏红色,就写一个字,“跑”。

虽然这些吐槽和建议不一定都完全合理,但确实值得相关机构思考改进,因为这是“实战”得出的具体经验,是最宝贵最有直接参考价值的。

根据公开报道,就在5月28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四川广电网络签署了地震预警接收“最后一公里”深化合作协议,推进地震预警接收“最后一公里”。

在签约仪式上,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也呼吁,尽快开通全省和全国电视地震预警,全面解决四川和全国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另外,地震预警信息源还需要接入所有地震区中小学、危化企业,为地震脆弱对象打通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

地震灾难目前无法依靠预报,只能尽全力减少伤亡和损失,我国地震预警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正如王暾所呼吁,加速覆盖全国是应有之义。

自汶川地震以来,不论是预警、应急救援力量,还是居民应对,中国面对地震灾情的整个社会反应能力都有了实质性进步。随着救援逐渐进入尾声,相信灾区群众后续的生产生活都能得到妥善安置。

新闻推荐

科幻文学市场能靠一人独撑吗?

今年1月至5月,科幻作家刘慈欣《三体》系列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将余华、路遥、马尔克斯、东野圭吾等畅销书榜上的“常青...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