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筑梦人刘正东 把化工场变成“梦工厂”

华西都市报 2019-05-27 03:07 大字

即将开始的演奏。

开始改建。

繁复的改建过程。

化工场初露雏形。

话剧表演。

学生实验话剧《再等等》。 社会剧《百年柠檬》。

5月的成都,难得有几天好天气。

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按图索骥,记者探访位于成都东三环内的化工场实验艺术空间。

按照化工场主人刘正东发来的定位,从地铁7号线双店路D口出来往后转,步行约100米左侧有条被封挡一半的小路。踏着路上积水中的石块,顺着三四米深的水沟一侧道路往里走,映入眼帘的是正在拆除的建筑、开辟的菜园、堆积的杂木。

如果不是围墙上的“有容剧社”“仲夏夜之梦”“万河之源”“世界戏剧日3月27日”等字眼,很难想象道路深处那座旧式厂房,就是一个为戏剧人造梦的地方。右拐,前进,站定,“化工场”映入眼帘。侧身走进红色铁皮门,一个小型剧院完整呈现,一群年轻人正在这里排练。

半个多小时后,“化工场”的主人刘正东匆匆而来,我们穿过人群,踏着灰色水泥地面往里走,棕褐色的窄窄的楼梯直通二楼——一个开放式的办公区。左转再上楼扶梯直达开阔的屋顶,蓝天、白云、清风、红伞,一场关于戏剧的对话,徐徐展开……

成立戏剧社

七十余人团队做音乐剧

刘正东父母都是音乐老师,从小耳濡目染,他对音乐天然敏感。12岁就做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自己买磁带,自己录制。”编乐队、弹旋律,没有架子鼓,刘正东就拿锅碗瓢盆充当打击乐器,“简直太好玩了。”

高中三年,刘正东在专业音乐学习中度过,并顺利考入西南民族大学读音乐专业。“我们跟影视表演专业在一栋楼,接触后,我发现影视表演更好玩。”那时学校没有剧社,他就组织成立戏剧社,复排经典话剧《茶馆》《雷雨》等。慢慢地,刘正东开始不满足了,他要搞原创,做自己的音乐剧。“我的专业是音乐,又喜欢剧,音乐剧更适合我。”

写剧本需要专业的人来做,但刘正东明白自己不是那块料,于是他通读校报,寻找文笔好的作者。“我当时大二,看到文学院一名大四女生的文笔很好,充满诗情画意,就说服她来写剧本。”两个月后,剧本出炉,刘正东又邀请校外编剧修改,忙得不亦乐乎。

“音乐剧嘛,有了剧本还得有歌。”音乐是刘正东的强项,他很快完成了12首原创歌曲。“当时成都有个音乐剧《金沙》,听了我的歌,很多人说我写的歌跟三宝(著名作曲家)的很像。”虽然对音乐剧没概念,也没看过《金沙》,但刘正东依然兴奋不已,“感觉在某种程度上跟大师有一种默契,比较开心。”

剧本有了,音乐有了,刘正东开始新一轮折腾。“我们说服了保卫处,可以在全校任何地方张贴海报、设点摆摊招人,没多久就成立了一支70多人的剧组,每次开会连教室都坐不下。”好在,演员从影视学院招,乐队来自音乐系,会计是管理学院的学生,大家都不要钱,“也就印谱子我自己花点钱。”

折腾久了,连校外的企业都主动上门赞助刘正东,“赞助衣服、盒饭、水,折腾了大概半年。第二年考虑演出了,学校没有剧场要用就得从外面租。大三后半学期,面临毕业人心惶惶,赞助公司也垮掉了,最后不了了之。”

第一部原创音乐剧夭折了,但刘正东的12首歌曲有了出处。“学校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节,选送的原创话剧《青春飞扬》缺音乐,表演系主任听了我的原创歌曲觉得挺好,就用到了这个剧里面。”《青春飞扬》荣获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系主任把我叫到房间,给了我3000块钱,表示感谢。”本来只想着出来玩一趟,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这也坚定了刘正东的戏剧之心。

变废为宝

打造独立戏剧空间

毕业后,刘正东相继在成都市话剧团和四川人艺工作。入行前三年,他被动地吸取话剧经验,3年后,他开始有所思考,思考戏剧的社会意义,以及怎样更好地传播这一艺术形式;其后又三年,刘正东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不喜欢随大流,他希望戏剧作品除了娱乐、宣传外,还能起到引领审美、洗涤内心的作用。

他想追求自由,追求艺术本质,梦想着可以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做一些可以真实表达自我,具有独立思考的戏剧。“国外戏剧形式已经多种多样:比如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荒诞戏剧,残酷戏剧、环境戏剧等等太多了。”

2018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正东邂逅了这个废弃的化工厂,哪怕里面因常年漏雨下不去脚,他仍感觉这是上天对自己的眷顾。“找到这间废弃的厂房之前,我有三年时间到处转悠,谈过的剧场不下10个。”场地大小、层高、地理位置、价格总有那么一两样不理想。“没办法,谁让你喜欢呢,总得干吧。”

一次不同寻常的旅程的开启,总会经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废弃工厂什么时候被拆除?能不能回本儿?破破烂烂的厂房需要多少钱改造?当这些问题遇到梦想,一切纠结都烟消云散!

第二天一早,刘正东便凑钱交了租金签了合同,正式接手这间旧厂房。一年7万多元的租金,30多万元的改造费,刘正东为建化工场投进了大部分家当,同时转让了自己的音响公司、卖了车,停掉了在外面的两份兼职,并不断压缩每月生活费。

从废弃化工厂到戏剧空间“化工场”,刘正东鼓捣了半年,光垃圾就运出去六大车。按照自己的设计,他让工人拿掉了原来旧厂房两个反应罐,留下来的平台,大一点的被开辟成办公区,小一点的成了灯光音响控制处。

厂子是旧的,“化工场”里面的设备也全都是旧的:几层高铁皮柜子是隔壁废品站淘的,书架上的图书是论斤称来的,办公桌由旧桌板拼成,皮椅子是图书馆淘汰的。

隔空而望的灯光音响控制处,几个废弃的狗笼栏杆,被装成了墙面雕饰;门口的化妆镜是捡来的,观众的座椅是学校不要送给他的;安放椅子的平台,是绵阳某个剧院淘汰的道具箱堆起来的;屋顶架设的那几排灯也是旧的,还有装饰用的录音机、缝纫机、唱片机、二八自行车……“我就像个破烂大王,随时从隔壁的废品厂淘点东西。”

助梦戏剧人

筹备引领行业的作品

化工场改变了刘正东的生活方式,以前他跟许多人一样,为挣更多的钱奔波,追求着更精致高级的生活。“但我不快乐啊!”有段时间,刘正东觉得生活一团糟,失眠、焦虑、身体状态每况愈下。走近化工场,一切似乎在慢慢改变。“艺术是有生命力的,而且极其敏感,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热爱。”

今年1月份,“化工场”迎来第一场演出《万河之源》,环境音乐会。本来准备了60张票,6点半进场,中间看到观众发的朋友圈,7点过又来了几十人。可现场只准备了90个座位,其余人只能站着。“没想到来了那么多人,周围停满了车,但这是荒郊野岭啊。”怕大家的车被划蹭,刘正东和爸爸客串保安,穿着棉袄大衣在外面巡逻;夜里担心大家着凉,刘正东的妈妈熬了几大锅姜汤,忙上忙下。

首秀之后,化工场又迎来了实验话剧《再等等》《百年柠檬》《少女伊芙琳》、音乐剧《聚成都》等。排练期间,刘正东也会时不时地给出一些建议。“希望有更多人能够走进化工场,认识这些可爱的、热爱戏剧的人,在这里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实现彼此的梦想。这样,戏剧这个行业才会越来越好。”

为了能支撑这个地方走下去,刘正东会在网上卖一些淘来的老物件,500块的自行车、50块的旧椅子,“再卖点喝的酒水,一个月能挣个四五千块吧。”赚的这些钱,仅够给工人开工资。“当今社会梦想最贵最值钱,我要珍藏仅存的一点点可贵。”刘正东希望,真正的戏剧人能用自己的梦想和热情来养活自己。

刘正东想,把化工场打造成一个造梦的工厂,“希望这个地方可以打开视野,吸引一些独特气质的艺术工作者,来做尝试一些独立思想的作品,让大家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他也在筹备自己的原创剧目,“希望这些独立作品具有跨界实验性,能够挑战大众审美,为戏剧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一“机”在手 社区安全尽在“掌”握 “互联网+安全监管+应急管理”,武侯区建立城市安全风险智能管控平台系统

社区网格员通过掌安APP反馈巡检信息和整改情况“安全消防通道里面杂物已经清空,灭火器没及时更换……”刘宇是武侯区望江...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