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商圈是如何靠引进新品牌圈粉的?

界面新闻 2019-05-22 14:20 大字

记者|杨立赟

2018年,上海的品牌“首店"一共开了589家,领跑全国。

近日,尼尔森中国发布的《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目前上海的首店数量高居全国第一,首店数量从2017年的226家增长至2018年的589家,增幅高达161%,在数量上显示出了绝对优势。其次是深圳,2018年开设的首店数量超过200家,排名第二。第三名是成都,2018年首店开设数量刚好是200家,成为“西南第一城"。

图片来源:《中国首店经济发展报告》

睿意德最新发布的首店经济研究报告显示,“首店"一词最早出现于国际化连锁品牌进驻中国市场的新闻报道中,意指某地理区域范围内出现的第一家门店。

而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的本质是首店品牌与区域的价值耦合。

2005年到2014年期间,购物中心不断成熟、快速增长,同时品牌商尤其是国际连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高速拓展期,但关于“首店"的新闻报道依然以品牌商为主体。品牌商对于“首店"的宣传多结合品牌、集团公司的介绍及后续拓展计划,承担早期市场教育及招募拓展物业资源的作用。

2015年起,购物中心开始意识到“首店"在项目开业、改造调整宣传中的价值,并借首店选址原因对购物中心品牌价值及运营能力进行推广。此后三年,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通过对区域年度开业的首店进行盘点,实现了“首店"吸引力角度的城市营销。

2018年,“首店经济"一词在上海首店宣传中被首次提及,上海政府后续将首店经济视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的一张名片。

“首店不仅是售卖产品,更是在推广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尼尔森的报告认为,当前消费者的消费层级已从单一的“买东西"转变为“注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首店不仅仅是一个品牌进入新市场,也是品牌在消费体验上的创新体现,如今往往注重好玩、高品质、多元化消费形式。

随着发达城市在商业方面进行旧空间改造和新空间拓展,引进首店品牌和首发新品,打造差异化商业优势,已逐渐成为发达城市商业繁荣的标志之一。

在中商数据的统计中,上海2018年首店数量为835家,甚至多过尼尔森报告中的589家,可见这座城市在商业上对品牌的吸引力。

以上海著名的南京路步行街为例,界面新闻曾经报道,过去的十多年中,曾是上海城市发展与商业繁荣象征的南京东路商圈,在内外部的诸多挑战下开始老化。南京东路的改造是上海计划“打造世界级购物城市"的关键一步。在《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重塑“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被专门提出。

随着南京东路商圈最新一轮的改造升级,全球第二家、亚洲第一家的ADIDAS全球旗舰店将入驻装修后重新开业的第一百货商业中心黄金位置,改造之后的上海世茂广场也引进M豆巧克力世界亚洲唯一旗舰店、乐高亚洲首家城市中心旗舰店、Champion上海首家旗舰店等。

睿意德指出,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将首店经济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购物中心将携手品牌商、政府部门及商业地产服务机构共同构建首店经济生态圈,作为核心力量将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协同,构建一条完备、专业、系统的首店服务产业链。

新闻推荐

美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大数据成了商户的“编外部队”

美团用数字化的方式助力商户转型升级。从北京南城的一个路边摊到拥有49家连锁门店,解决几千人就业,南城香的老板汪...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