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方寸,心向远方
□邓凯(北京)
提起宽窄巷子,人们立马就想到了成都;提起新闻纸上的宽窄巷子,人们立马就想到了《华西都市报》。这个副刊取名叫“宽窄巷”,真的是太有才了。有些地域性很强的报纸,给专副刊或栏目取的名字,往往气吞山河,声振寰宇,的确可以彰显它的宏阔视野和远大志向;但《华西都市报》偏偏钻进了两条清朝的古街道,这让我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诗--“窗含西岭千秋雪”,偌大的一座西岭雪山,偏偏被一扇古色古香的窗户咬住,这种局限,反而使人获得了一种无限的、充满想象的、富有张力的美感。“宽窄巷”副刊或许暗合了一种美学主张--“小的就是美的”,它以一种极度自信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获得了一种面向全域,面向世界的可能。这是一种多么荒谬又多么和谐的共生关系。
事实上,“宽窄巷”副刊虽然身处巷子,却心向远方;虽然只是方寸之地,徜徉其中,却别有洞天。打开报纸一个个版面,就好像走进了一家地道的川菜馆子,八珍玉食,活色生香,浓郁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整个副刊构架协调完整,文章锦绣多姿,尤其是版面语言生猛,图片与文字表面上彼此较劲,暗地里互相给力。快速翻阅报纸每一个精彩版面,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让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川剧的变脸。
如果仅仅是把报纸副刊办得大家喜闻乐见,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的今天,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但“宽窄巷”巧妙地借力互联网无限的容量,依托“封面新闻”,打造客户端,以受众为中心,以最大的诚意尊重其阅读习惯,以更便捷的方式进行互动式传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李敬泽先生在成都的“名人大讲堂”刚落座,我们就看见了杜甫的“万古江河鸟飞回”。这种即视感和即时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人文资源或人文报道在全媒体时代,是可以找到一种飞翔的感觉的。
坦率地说,在今天的媒体格局下,大家都在努力,大家都在尝试,谁也不敢说做到了最好。但客观地说,“宽窄巷”在借力全媒体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比较成熟的路径。客户端能容纳海量信息,以短视频等方式为载体,就像轻骑兵,疾如旋踵,大步流星,瞬间满足受众,在“宽”的大道上蹄疾步稳;而报纸虽然版面有限,却可以精雕细琢,解决编辑们没完没了的文字洁癖,为读者捧出一篇篇精品美文,在“窄”的小径上摇曳多姿。完美地化解了“宽”与“窄”的美学冲突。客户端和报纸,在“宽窄巷”副刊这里,构成一种雌雄同体、自给自足的关系;对读者和受众而言,它提供了两套方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曾经有过两次,漫游宽窄巷。熙熙攘攘,人流如织。遥想一下杜甫当年客居成都的情景,大致和现在差不了太多。阳光依旧是那么珍贵,黄鹂还是那两只黄鹂,翠柳还是那一排翠柳,这让我感觉,太阳底下无新事。因此,无论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多么汹涌,无论传媒面对的未来是如何不确定,但总有些东西是恒定不变的,比如个体生命在时代大潮中的困境与抉择,比如人生遭际中的爱恨与悲欢,比如有人去一趟咸阳机场,总会忍不住吃一份青花瓷碗盛放的臊子面,比如有人每天十指在键盘上翻飞,但他内心还是会忍不住回溯,用1000多行的长诗,建构他心中的钓鱼城。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但不能像碎片化一样生活,不能像一个软木塞一样,在水面上漂来荡去。思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依然需要积累,依然需要体系的建构,依然需要以一种超乎从前的定力和韧性来传递绵延的薪火。从这个意义上讲,封面新闻是先知先觉者,一是勇于迎接互联网的时代大潮,并深得个中精髓,在实操层面如鱼得水;二是创新不忘守正,把握传统优势,着力于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深耕名人名作,把他们打造成大IP,这恰恰是延伸优势的希望所在。
新闻推荐
□红星新闻首席评论员刘琴签了。昨天,“Chengdu,Cando——投资成都”2019年外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完满举行。法资、美资、...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