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 时速4000公里 比飞机还快?高速飞行列车工程上可实现

成都商报 2019-03-07 03:06 大字

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高速飞行列车”项目已开展研究论证,时速最高可达4000公里。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了高速飞行列车这项备受关注的研究。

时速4000公里

高速飞行列车是可以实现的

4000公里时速,比飞机还快的高速飞行列车是否可行?高红卫回应说,“这是一个长周期的科学研究,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他介绍,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现在还处在科研攻关阶段,没有进入工程阶段,具体什么时候实现、以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还需要时间论证。

虽然短时间内难以落地应用,高红卫仍然认为,研发高速飞行列车是一项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的工作。“中国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还得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不能着眼于3年、5年,而是20年、30年,所以才有这样的研究。”高红卫表示,高速飞行列车作为第五代交通工具,是全世界一个公认的发展方向。中国是否具有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关系深远,未来它将应用于对时间敏感载荷的需求。

尽管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还未实现,时速1500公里的“超级高铁”却已搭建试验线。目前,世界上时速最快的“超级高铁”试验线正在成都搭建,该列车的最高时速有望达到1500公里。这是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的“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是在1500米可模拟不同低气压环境的真空管道里,开展不同磁悬浮模式比例模型车运行测试,包括高温超导磁悬浮模式在内,试验速度超过音速,理论上有望达到时速1500公里。

“工业互联网是未来工业的基础设施”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工业互联网将是我们国家未来工业的基础设施。”高红卫表示,传统企业的供应链、营销方式、生产方式、设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了,必须要有新的工业基础来对应需求,或者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它就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趋势,一种必然。”高红卫认为,工业互联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技术领域里面的工业基础,它有可能整合各方面最专业化、最便捷、最丰富的资源来应对这种快变化、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的需求,市场才能得到满足。

2017年,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在成都正式发布。对于目前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现状,高红卫认为,能把用户的需求最快地变成产品、最快交到用户手上的模式才是有生命力的。

据了解,工业互联网是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采集与挖掘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工业创新载体。通过构建制造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公共平台,通过促进云端企业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能力形成,可以最终实现“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目标,从而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红星新闻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 钟茜妮

新闻推荐

德阳对标成都经验 积极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

德阳日报讯(记者邱洁)近日,德阳市商务局牵头组织召开成都商物投与市建投农贸市场合作工作推进会。会上,成都蓉海社区项目投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