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流动人口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将创新方法手段

成都日报 2019-03-07 02:31 大字

昨日上午,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推进会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下一步,成都将创新方法手段,牢牢抓住“人、房、业、网”四个关键环节,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同时,通过健全完善居住证持有人的服务保障政策等六大举措,重点保障好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和生产生活基本需求,促进流动人口深度融入城市社会、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全市流动人口650万

占比30.5%

成都是流动人口大市,据了解,成都市流动人口总量从2008年的189万猛增至现在的650万,仅2018年就新增登记流动人口74万,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30.5%。随着成都连续3年蝉联“中国新一线城市”榜首,位居世界城市体系Beta+级,跻身全球百强城市行列,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向成都聚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流动人口将继续保持年均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而且还呈现出流动原因经济化、流动方式家庭化、学业构成知识化等新特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真正把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是事关成都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据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力度,探索建立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1+6+N”(1个综合信息平台、6个分平台、N个部门)综合信息系统,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体制,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447万流动人口实现就业、36万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

三保障三提升

让流动人口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据悉,下一步,成都将以高质量精细化管理为基础、高品质精准化服务供给为核心、高效能常态化机制建设为保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区联动、社会共治,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全域覆盖的服务管理新格局,持续提升城市发展竞争力。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动回应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居住证持有人的服务保障政策,切实保障其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权利和义务教育、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务,让流动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新成果。

保障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加强“蓉漂”青年人才服务管理,构建“政务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全环节人性化人才服务链,健全人才落户制度、人才安居工程等相关配套政策,在出入境和居留、就业就学、创业扶持等领域为来蓉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便利服务,为城市发展汇聚人才动力。

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畅通流动人口诉求表达渠道,搭建对话沟通平台,完善法律援助体系,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要完善对无职业、无固定住所、无固定收入人员以及老弱病残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的帮扶救助措施,让每一位流动人口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

提升数据交换效能,形成联动服务、联动管理合力。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基础信息衔接,推行“互联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以智慧治理中心为依托,推动“大联动·微治理”信息系统、公安警综平台、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人房信息资源融通共享,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供平台支撑和基础数据保障。

提升数据运用效能,准确掌握服务管理趋势规律。聚焦流动人口集中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探索建立以大数据应用为支撑的流动人口数据管理模型,深化大数据分析研判,准确掌握人口流动规律,及时发现问题隐患,争取在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提升数据采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着力优化登记申报流程,充分利用网格员上门、社区就近网点,推行网上登记申报、上门登记申报,实现线上服务“一站式”“零距离”,线下服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切实提高信息采集效能。本报记者 晨迪

新闻推荐

紧紧围绕市委重大决策部署 全方位规范化铸造纪检监察铁军

本报讯(记者王雪钰)3月6日,市纪委常委会议、市监委委务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全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经验交流会、成都市产业功能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