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鈜建议:研究制定《营商环境优化条例》 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立法保障

成都日报 2019-03-07 02:30 大字

本报北京电 (记者 王琳黎 摄影 王若冰 张青青)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把目光聚焦到了我国营商环境的制度建设方面,建议研究制定《营商环境优化条例》,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立法保障。

郑鈜在提案中提出,我国营商环境的制度建设还存在总体性法律缺位,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缺乏法律规范的顶层设计等短板。为此,他建议加快研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严格的法律规范和法律责任规定明确营商环境建设的主体、内容、方式以及保障措施等,提炼升华各地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和经验,以精细化的制度规范统筹全国营商环境优化,为以后适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法》打下基础。

他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应当以企业的视角为出发点,突出政府义务和政府服务、市场开放和市场公平,重点规定营商环境优化的内涵和方式、政府的市场建设和企业扶持义务、限制和禁止性行政行为、政务服务水平提升、市场秩序维护、法治保障、社会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投资兴业和创新创业,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营商环境制度建设,除了从顶层设计发力,对地方来讲能够进行哪些突破?成都又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郑鈜认为,成都可针对目前的营商环境建设进行两个绩效评估,既对目前营商环境绩效进行评估,又对目前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这个评估一定要以企业的视角为出发点,而不是政府的视角。”郑鈜谈道,完成了评估才能明晰在现有的框架下,哪些方面能进行突破创新,有针对性地弥补现有制度建设的缺陷和短板。

新闻推荐

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女检察官

黄晶和团队参加元宵节爱心趴活动本报记者赵文文/图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夕,成都市青白江区检察官黄晶收到了一份节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