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大队大队长杨怡佳“老资格”有新想法
工作中,杨怡佳(右)精益求精
2月13日,成都召开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推进大会,首次对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此次表彰名单中,成都公安共有3位民警上榜,他们分别是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境外人员管理科科长朱科、成都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出入境大队大队长杨怡佳和成华区公安分局双水碾派出所所长肖毅。
同为民警,虽然岗位不同,但他们都为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作出了贡献。此前,本报已经报道过将法律、英语双学位所学应用于工作的朱科的故事,今日,本报继续关注杨怡佳和肖毅,看看他们在获奖背后的艰辛付出。
从2000年入警至今,杨怡佳已经在出入境这条公安口线上待了19年。与很多入警后尝试过多个不同警种不同岗位的民警不同,毕业于云南大学外语系法语专业的杨怡佳自2000年通过招警考试进入警队后,就被分配到出入境管理部门,并且一直干到了现在。“19年里完完整整一直从事出入境工作的民警全市应该都不太多,我也算是这个岗位上的‘老兵’了。”杨怡佳笑言。
起步难 服务警种有苦也有甜
说着一口流利四川话的杨怡佳其实是云南人,2000年毕业后了解到成都公安正在面向全国招考,杨怡佳便报了名。“有亲戚在成都,小时候也常来成都,对成都印象很好。”之后,顺利入警的他因为所学专业被分配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主要负责中国公民出境、外籍人士签证、涉外案事件查处等工作。
2014年4月,杨怡佳调动至刚成立不久的成都天府新区公安分局,任分局治安管理支队户政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分管出入境业务。“那时候分局刚成立不久,出入境甚至都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杨怡佳回忆,新到了一个岗位,原本熟悉的工作也需要重新摸索,尤其是作为服务类警种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工作更是马虎不得。说起当时的工作,让杨怡佳感触最深的竟是一件自己没有做好的事。
2014年,一名来自黑龙江省的老太太前来办理出入境证件,由于工作人员当时以为老太太是省内异地办理,便将所需办理证件的材料清单列给了老人。老太太联系亲属从黑龙江省把所需材料一一寄来后又来办理,却因为她是外省户口登记备案的国家工作人员而被告知只能回户籍地办理。“虽然不是我直接办理的,但是部门是我在负责,让老人白跑路却最终没有办成,是我们一开始没有了解清楚而导致的。”
得知这一情况后,杨怡佳专门打电话给这位老太太表达歉意,得到了老人的谅解。“虽然一开始做错了,但通过这件事学到了很多东西,在之后的工作中一直提醒自己作为服务警种要更加仔细、更加认真。”直到现在,杨怡佳和这名老太太还通过微信保持着联系。
收获多
见证新区出入境工作走上正轨
毕竟已经从事出入境工作多年,很快,杨怡佳熟悉了新的岗位上的工作,并牵头带领分局开展新区相关出入境业务,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国际化建设。2017年,成都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正式成立,自贸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外国人服务管理办公室也同步挂牌成立。
“天府新区出入境管理大队是除市局外全市唯一可以办理涉外单位备案的出入境管理部门,方便新区涉外单位就近办理,助力新区引进外商外企。”杨怡佳说。同时,在市公安局出入境部门的支持下,于2014年成立的麓山国际社区出入境服务站作为全市首个进驻社区的出入境服务站,也是唯一集中国公民业务和境外人员业务于一身的出入境服务站。服务站各项功能一步步完善,成为天府新区国际化进程的名片。
自成都天府新区出入境管理大队成立以来,多项便民举措在天府新区率先落地实施,多类自助服务设备在天府新区先行先试,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十佳出入境窗口”荣誉称号。杨怡佳表示,他将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做好出入境工作,助力新区发展,让成都更有“国际范儿”。
本报记者 李旻
图片由成都天府新区公安提供
新闻推荐
——走进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回忆起3年前治未病中心大楼落成的那一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