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刘禅已多年 □潘银
刘禅大年初二清晨,一贯早起的我在啾啾鸟鸣声中,再次翻阅《三国演义》。恍惚中发现有一人端坐在我的电脑旁边,只见这人灰色长袍及至膝下,大袖翩翩,青色丝带编织的纶巾,眉清目秀,面色和善,我忍俊不禁,脱口而出:“阿斗!”,只见那人微微一笑,双手一合拳,“正是在下,”他拿起我掉落在身边的《三国演义》,翻看了一下,大笑着说:“贯中先生把我先父与相父写得不错,我也就不计较他对我的用笔定性了。世人已经误会多年,只要能保住我蜀国子民安危,此等言论又奈我何。”笑声结束,人也渐渐消失了。“刘禅且留步慢走!”我急忙去拽他,却拽个空,一趔趄突然惊醒,才知是黄粱一梦。一句“此等言论又奈我何”让人唏嘘不已而回味万千,道出了浮屠三生,不过尘土。繁花落寞也罢,一念成殇也好,与人与事,终是虚无,只要尽力了,过程是幸福的,结果顺其自然就好。
年少时读三国,关注更多的是羽扇纶巾的诸葛亮运筹帷幄、鞠躬尽瘁,细眼长须的曹操喜怒无常、足智多谋,长手大耳的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善任,形貌奇伟的孙权忍辱负重和幽默诙谐等等,根本不会去关注一个官二代,那时当读到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章节,常山赵子龙的光辉形象熠熠闪光,只见他浑身是胆,急集三十骑,杀回曹军中寻找幼主,力战众将,威猛勇猛,连杀曹将五十员,要不是曹操爱将之心泛滥,赵云武功再高强,也不可能突破重围。当救回幼主交给刘备,这个蜀汉先主把孩子摔在地上,说“为此孺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被此言语感动的何止赵云一人!这个孩子就是刘禅刘阿斗。在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当时所托孤儿正是17岁的刘禅刘阿斗也。那时候的我眼里就只有诸葛先生的聪明才智和耿耿忠心,汉昭烈帝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曹孟德的唯才是举和登高必赋,他们陆续死后,三国也就读之索然无味了,更不会浪费精力关注这个刘后主,只略知他在他诸葛相父死后,继续支持姜维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文武全才,深谙兵法的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而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再接触阿斗这个人物,莫过于一些歇后语,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阿斗的江山——白送,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司马昭试探刘禅——乐不思蜀等等,阿斗的懦弱形象可见一斑。再后来,影视里的蜀汉孝怀皇帝不是肥头大耳就是其貌不扬,即使是滤镜拍摄,也是泯然众人矣,也能理解,配角哪能相貌堂堂,玉树临风呢。
孔子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常人的阅历经验是“三十学儒,四十悟道,五十向佛”,两种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人过中年,经历了许多人与事的是是非非,翻阅了许多宫斗剧和穿越书的脚本,渐渐觉得这个阿斗活在乱世,最终居然能善终,真的不简单。从公元223年登基,至公元263年降魏下台,称帝在位共40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在那种群雄割据的战乱年头,他能安稳地做皇帝,史书一般归因于诸葛亮的辅佐。在公元234年,诸葛亮死后,他又做了29年的皇帝,虽然那时候的蜀国一直走下坡路,但他能够自己领导着蜀国多年来平安无事,没有发生任何战乱,而且当时基本可以说是国泰民安。最后降魏后却能带着自己的蜀民到洛阳以安乐公而终。因此这样就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是我们常说的庸才,也并不能直接把他定义为亡国之君,他的能耐绝不亚于刘备。
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作“阿斗”。他几岁时流离乱世,后来回到刘备身边,应该说刘备对他是倾注满腔的希望。少年时代,有他父亲刘备,相父诸葛亮操持,许多事情不需要他去操心,他也没有实践的机会和必要性。那时候的他只需要博览群书。为了让刘禅见多识广,掌握治国本领,刘备让其多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并由诸葛亮亲自抄写这些书让他读;又令其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伊籍何许人也?《三国志·孙乾传》语:“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於世。”这个雍容风议、见礼於世的伊籍乃蜀国昭文将军,并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不仅如此,刘备还令其学武,《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对于刘禅,最有资格评价的人莫过于诸葛孔明了。一是《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曾对射援称赞刘禅,射援又将诸葛亮的话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非常高兴,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诸葛亮夸刘禅聪明过人,雄韬大略,应该远远超过人们的期望。儿子被夸奖,作为父亲的尤为高兴,所以刘备根本不会担忧自己的阿斗会是后世人所说的窝囊废。二是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一个敏字,明确地肯定了刘禅的天资聪颖、敏锐通达。以我们对诸葛亮人品的认知,谁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阿谀谄媚之人;以历史对陈寿的治史之严谨求实的评价,谁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无端溢美之人。
那历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慢慢来洞悉刘后主的大智若愚。
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那时候的蜀国外部是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是精兵良将所剩无几;雪上加霜的是,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数郡又先后叛乱,政权随时可能倾覆。这样的蜀国,应该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真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这么糟糕的局面,在刘禅继位不过短短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农业生产恢复了元气。“南征四郡,四郡皆平”,国内局势实现了平定。“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吴蜀联盟重修旧好。“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友邦良将纷至沓来入朝相助,外交成果令人瞩目。不但使危机四伏的蜀汉政权彻底走出低谷,反而使国家呈现一种中兴的气象。
刘禅的怀柔之术,自幼受刘备熏陶,游刃有余,运用自如,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禅先后立张飞的两个女儿为皇后,又将女儿许配给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年轻有为的蜀汉将领关统为妻,这样就将刘备政权最核心的势力变成了自己最可依靠的中坚力量,简直就是新版的桃园三结义。在收留夏侯霸一事上,更显心思缜密。《魏略》中记载:大将军曹爽死后,因惧于司马懿父子的迫害,夏侯霸偷偷携带家小和亲信前来投奔宿敌蜀国,刘禅亲自出城迎接。夏侯霸非常感动,不禁感叹真有乃父之风。熟知三国故事的都知道,这其中是有仇怨心结的。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在两国交战中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刘禅深知这件事情在夏侯霸心中的阴影,特意一脸真诚地对夏侯霸说:“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一语将这笔血债轻描淡写,寥寥数语,消释前嫌之后,话锋一转,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此夏侯氏之甥也。”就是说,你的父亲并非死于我父辈之手,况且,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呢,咱们是真正的亲戚。为何说是亲戚关系呢?因为夏侯渊之堂妹乃张飞之妻,张飞之女乃刘禅之妻,这不是亲戚关系是什么关系呢?一句话,大大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然后又对夏侯霸厚加赏赐,加封官爵。从此以后,夏侯霸死心塌地追随了刘禅。
对待诸葛亮,刘禅的怀柔之术更是运用到了登峰造极。自古以来,少主重臣,能和睦相处的极少,大多以悲剧收场。而刘禅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在他俩各自努力维护下,和平相处算是特例。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诸葛亮,对待诸葛亮如同亲生父亲,凡事谦让,以父事之。刘禅的孝心,诸葛亮是明白的,于是他积极策划,还权与禅,为了实现双赢,他选择了北伐。史载,诸葛亮生前辅佐刘禅十余年,只在朝中呆了三年多一点,还基本上都是在刘禅继位初年的那一段,而等到刘禅年龄大些后,诸葛亮几乎就没有回过成都,一直呆在汉中。诸葛亮的心思,刘禅也是明白的,“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这句应该是刘禅发自内心的煽情言论。诸葛亮死后,刘禅表现得十分悲痛,可是当时却有一个名叫李邈的官员,上了一道奏疏,暗指诸葛亮很有可能有不轨之心,劝谏刘禅不必太隆重地为诸葛亮发丧。持这种看法的,当时并非李邈一人,还有一部分大臣,比如李严、廖立、来敏、魏延等,他们对诸葛亮专权颇多微词,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只不过诸葛亮在世时,迫于其权威,人皆不敢直言指斥。但是刘禅深知,诸葛亮是贤相,为了蜀国的繁荣、强盛和安宁,事无巨细,最后过度辛劳,累死在战场上,有大功于国家,有大恩于黎民。于是乎他不但没有认可李邈的意见,为了防止和杜绝其他人效尤,还立即板起面孔,勃然大怒,将李邈斩首示众。按照常理,刘禅在心里深处对他的相父应该是有微词的,但是他自始至终也没有丢掉诸葛亮这面旗子,从生到死,他维护诸葛亮一辈子,从而确保了政权内部的长期稳定。能够如此得体地处理权臣问题的青年帝王,可谓亘古未有。蜀汉在刘禅当政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皇族倾轧、大臣灭族的事件,应当说是比较和谐的。反观其他两国,杀戮臣下或被权臣谋弑如同儿戏。刘后主的仁厚有目共睹,蜀国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知道是非功过,非常怀念他,于南北朝时期为他建立了专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一东一西,分别位于昭烈庙前面的两侧。
难怪南朝史学家裴松之评价:“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但是我们也都知道,君主自身如若不强,依靠谁都没有用。
其实对于北伐,刘禅和诸葛亮的意见是不统一的。当诸葛亮想要北伐完成蜀国统一大业时,这既是刘备生前的愿望,也是他不想卷入权臣的尴尬身份的策略。而那时的刘禅并没有北伐的意思,可见他的思路清晰,没有一昧地盲从。或许和诸位枭雄比,他这种想法是不思进取,懦弱的表现,其实不然,因为他清楚,北伐劳民伤财,有百害而无一利,而当时蜀国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均没有达到北伐的需求,但是刘禅聪明,他心里清楚他相父北伐的原因,所以他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在与诸葛亮相处之时,刘禅不计较诸葛亮对他的严苛,不计较诸葛亮对他的面批。而当诸葛亮用兵失败后挥泪斩马谡之后,很内疚自责,刘禅没想过要找人取代他,而是安慰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自贬之后,刘禅为了不影响他的权威,当他打了胜仗之后,立刻又恢复了他的职务,使诸葛亮真正愿意为蜀国“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其中的原因想必不仅仅是因为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刘禅的真心尊重,应该有更直接的关系。而诸葛亮死后他十分果断地停止了北伐,进行平衡战术和治国方略。他听从相父的遗言,以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袆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使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牵制,但又各有侧重。使得两个人都能够为他所用,使得两个人都不会权倾朝野,避免了他们产生内部矛盾,从而做到了蜀国的政权稳固。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强化了君权,“自摄国事”,总领一切军政大事,一直到蜀国灭亡,将近20年之久。在这段时间内,蜀汉内部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政局稳定,运转良好,没有出现一个大奸臣。后期虽然宠信宦官,但仍牢牢地掌握着大权,内外政策清明平和,受到朝臣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
而蜀国的灭亡,应该是多方面的,既不是鲁迅说的诸葛亮的家长作风的荼毒,也不是吹捧诸葛亮的粉丝们攻击姜维智力不足、勇猛不够等等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当时魏蜀两国人才对比失调的情况下,姜维以一己之力以攻代守,力抗拥有全国领土三分之二的魏,而且胜多负少,足可称得上是一代将才。历史是公平的,一些是非真相,只有时间才能剖析出来。
至于“乐不思蜀”这个故事,我们不去考虑此事的真实性,就说结果,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清了事实的真相,一场民不聊生的悲剧被四两拨千斤般化解了。乐不思蜀的举动只有愚笨之人才能做出来,除此之外,那就只能是大智若愚,韬光晦迹了。装傻充愣,而且要装得特别像,装得特别认真,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不能露出半点马脚和破绽,这个功夫,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倘若暴露出一丝实力和野心,那就不仅仅是刘禅个人的事情,而是跟随他的五十多个大臣及其家属,甚至还有蜀地与他有一点关联的人都会马上送命,血流成河。
周寿昌的《三国志集解》这样评价刘禅说:“恐传闻失实,不则养晦以自全耳。”说到司马昭问他想不想蜀地,本来就是试探他有没有野心,这应该是和曹操当年“青梅煮酒”试探刘备野心的布局十分相似。只不过刘禅表现得更为巧妙,用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让司马昭放下杀念。他的投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他昏庸、怯懦、不孝等,都是说得通的,因为事实就摆在那里。而说他顺势而为,以一身之荣辱,一家之成败,换得全国之完璧,也是有道理的。乐不思蜀,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了并不能反映刘禅的无能,恰恰相反,是反映了他的睿智。国已灭,但人要活,寄人篱下,却能安享生息,试问,几人能行!这从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讲,刘禅之所以宁背骂名和历史的唾弃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的评语中得到佐证,更可以从日后蜀国百姓的怀念中得到验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笑谈有你我,追求有价值。历史发展有必然,个人成长有远见。建功立业也罢,英雄气概也罢,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刘禅不窝囊,该拼则拼,该放则放,
这是智慧的人生,是非成败如同过眼烟云,少一场生灵涂炭的人间悲剧,此乃大善也。
作者简介
潘银,属龙,高级教师,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蚌埠市作家协会理事,三百多篇文章散落于各类报刊,出版个人散文和诗集《向日而升》。
新闻推荐
身着汉服的职工们本报讯2月19日,由中国银行成都青羊支行、“职工普惠”平台主办,青羊区少城国际文创硅谷管委会指导,成都市...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