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王笛为普通人写史 —微观成都的茶馆、真实的袍哥,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
—微观成都的茶馆、真实的袍哥,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 《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茶馆》
《街头文化》
《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袍哥》
历史学者王笛。
扫码上封面新闻,看本文视频。
袍哥是清代以及民国社会官方结构之外的秘密社会组织,令人想起电影里的美国黑帮“意大利黑手党”。不过,在澳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学者王笛研究看来,袍哥其实没那么“秘密”,也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坏”,“在民国时期其最盛时,有统计显示,四川省曾约有70%青年男子加入,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对基层社会控制力很大,在川军、湘军中影响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他认为,袍哥并非都是边缘的、挑战社会的角色。由于清代政府无法对社会进行深入、有效管理,很多事务不得不依靠袍哥群体。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给袍哥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袍哥的势力已经进入政府、军队、各个阶层、行业,以及城乡的地方权力结构。也正因此,王笛对袍哥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试图从他们身上窥见清代民国中国乡村治理的基本样态和社会结构。
用微观史研究方法 带领读者“观”史
作为一个群体存在,袍哥在历史中消失已经六十多年。但袍哥在历史中的影响,至今似乎并未完全消失。比如袍哥惯用的一些词汇,如“落马”“抽底火”等,仍然存在于当今日常用语和大众文化之中。王笛虽没直接认识袍哥,但他读小学、中学,就有同学讲自己的父亲或者亲戚就是袍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专职从事历史研究的王笛,一直留意搜集资料、研读、调查“袍哥”。2018年王笛出版了一本历史学著作《袍哥》。在这本书里,王笛以四川袍哥雷明远的故事为中心,细致入微地考察了袍哥组织及近代基层社会的权力运作,审视了袍哥成员及其家庭在动荡时代下个人命运的沉浮,呈现出一幅饱满、立体、生动的近代川西社会图景。研究对象的神秘,写作方法的新颖,让这本书在学界和读者界影响很大,引发讨论,成为各大好书榜的常客。
作为历史学者,王笛的研究有其方向性:研究课题多集中于18至19世纪的四川成都社会文化发展,出版多部史学著作。比如《街头文化》《茶馆》《袍哥》。2019年,王笛出版了新书《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王笛用他最擅长的微观史研究方法,带领读者去“观看”:一百年前的老成都是什么样子?兵荒马乱时的穷人,靠什么活下去?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小商小贩的自由世界是怎样的?老成都街头有哪些娱乐活动?王笛的研究是如此细致,他注意苦力、小贩、收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跑江湖、剃头匠等人,在城市中的谋生技巧,他注意老成都逐渐受现代化影响的过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细微改变。城市中的各种活动诸如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在这本书中都有生动的描写。
土生土长成都人 难忘过去成都的味道
作为地道成都人,他很怀念老成都的味道。1997年,在离开中国6年后,王笛第一次回到成都,为自己的博士论文《街头文化》收集资料。他家就住在大慈寺对面,大慈寺后面的小街小巷就成为他最经常的考察之地。比如笔帖式街、马家巷等。“味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我说不清楚今天成都的味道,但是我还会回味过去成都的味道。那种味道,常常萦绕在脑海中。”
在学术著作《街头文化》一书中,王笛曾这样描绘这个城市声音:居民们能迅速地辨认出不同小贩和手艺人的叫卖声。一首竹枝词写道:“门外忽来卖货郎,连铃鼓动响叮当。婢供驱使娘弹压,挑拣全凭女主张。”一位老茶客回忆当年买卖旧货小贩抑扬顿挫的吆喝声,记忆犹新:“牙齿,牙齿,金牙齿;手表,手表,烂手表。要不要珍珠?要不要玛瑙?要不要珊瑚?要不要茶壶?……”从早到晚,商贩们在街头来回游走,用他们独特的声调吸引顾客。黎明时分,城市被从茶馆、街边小店、手推车传出的各种杂音和小贩的吆喝声唤醒,街头巷尾到处充斥着“豌豆!”“豆芽儿!”的叫卖声,这都是一般家庭最普通的菜肴。日出之后,各种各样的小商贩登上了他们的舞台——街头,从而在都市生活的交响乐中开始了他们一天的表演。
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新闻推荐
看日剧《最完美的离婚》时,李浩总能在那对夫妻的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夫妻间的对话,简直是自己和妻子日常生活的完整...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