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竹枝词里的年味

成都晚报 2019-02-02 06:24 大字

◎朱文建

在记录过去成都年味盛况的文字当中,竹枝词占了相当一部分。竹枝词记录民间生活,形象生动,简单易懂,富有趣味,脍炙人口,流行于市井街巷,倍受人们喜爱。

刘禹锡是竹枝词这种表现形式的开创者,他的竹枝词说:“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成都自古文人墨客颇多,很多人都涉足于这种表现形式,留下了很多竹枝词,反应了成都的民俗市井生活。其中有很多描写旧成都过年的竹枝词,里面的地名街名吃货,以及集市等,无不充满了鲜明的成都元素,透出浓浓的成都味道。

除夕夜守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摆龙门阵拉家常,分享一年来的收获喜悦,或是总结一些经验和失误,规划新的一年的发展,摆谈持续到天明,毫无倦意,有竹枝词说:“昨宵灯火分明在,错被人呼作去年。”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跨入了新年,给人的感觉还在旧年一样。新年一大早就要烧香燃纸放鞭炮,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有竹枝词说:“过年火炮响连天,纸说全红子说千。就是贫家生计薄,朝朝也放霸王鞭。”管他有钱无钱,照样热热闹闹过年,这也反应出成都贫民乐观的市井生活状态。

正月初一开门出行,“烧香幸得占头香,又听旁人话吉祥。米价平常蚕市好,全年喜事在江乡。”

成都特产丰富,经济发达,从唐宋起,每一个月都有一个具有当地出产特色的大型集市贸易,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称之为十二月市,如一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等。成都自古就栽桑养蚕缫丝,蚕市就是月月市中最有名的一个集市,花蕊夫人诗道:“春早寻花入园内,竟传宣旨欲黄昏。明朝随驾游蚕市,暗使毡车就苑门。”

过年时节,成都街头热闹非凡,杂耍小吃,卖戏脸壳的,扯响簧抽牛牛(陀螺)的比比皆是,“儿童争放响簧风,拥塞街心到处同。是不修成宽马路,几乎城市断交通。”又有:“清唱扬琴赛出名,新年杂耍遍蓉城。淮书一阵莲花闹,都爱廖儿《哭五更》。”廖儿是个说书人,大家都喜欢听他说《哭五更》。

新年拜年是人们相互祝愿的一个隆重礼节,《蜀中新年竹枝词》说,“队队衣裳簇簇新,相逢道喜贺新春。无愁百岁惟今日,醉里何须谢主人。”

这时节,那些闲散人等也开始忙起来,他们舞起狮子龙灯,扮成财神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走上一遭,讨两个喜钱。财神爷站在门前与主人对视,而并不开口讨要,俗话说,财神开口要蚀财,这时主人赶紧给钱,讨个吉利。“狮子龙灯财神到,珠市街头好热闹。过年莫惜两小钱,金银满盆开怀笑。”珠市街是现代文学泰斗巴金的老宅所在。

正月灯市是成都月月市中的第一个集市,从唐宋起盛极一时。初九开始挂灯笼,也叫放灯,各种各样的灯式琳琅满目,“城隍庙前灯市开,人物花枝巧扎来。高挂竹杆求主顾,玲珑机巧斗心裁。”

《锦城竹枝词》说:“府城隍庙卖灯市,科甲巷中灯若干。万烛照人笙管沸,当头明月有谁看。”科甲巷在城中春熙路,至今有名,城里烛光通宵,就连天上的明月也显得逊色了。

正月十五元宵夜为正灯,耍狮子龙灯,猜灯谜,放焰火,人山人海,《成都年景竹枝词》说:“花灯大放闹喧天,狮子龙灯竹马全。看过锦城春不夜,爱人唯有彩莲船。”可见成都灯市的盛况。

这天晚上吃汤圆送年,清代李调元诗说:“元宵争看采莲船,宝盖香车拾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糖圆(汤圆)。”

十六是游百病的日子,女人们衣着光鲜,三五成群地在城墙上游走,竹枝词说:“新年送罢觉无聊,转瞬良辰隔一宵。游病芙蓉城上去,人山人海路迢迢。”这年也就算是过完了。

新闻推荐

客从何处来?哪个景点火?成都旅游 “最强大脑”告诉你 成都旅游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也是冬春旅游期间唯一的长假。携程网、马蜂窝等各大“在线旅行社”的预订数据显示,成都春节假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