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式“教育视频”真的很管用吗?
“不吃饭?打针! ”“不睡觉?抓起来! ”近日,一些短视频应用上出现了这样的视频,护士、警察装扮的人厉声吓唬孩子,还有些视频直接用殴打布偶的方式恐吓孩子。不少人还把这些视频转发到家长群,称赞这种管教孩子的方式很管用。
对此,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的何宗岭医生直言,不提倡这种童年阴影式的教育方式。“警察”“护士”齐上阵恐吓孩子
“妈妈,警察过来了,我们快点走! ”近日,袁女士带5岁的孩子逛街时,突然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非常惊讶且特别担忧,“警察是神圣的职业,是我们遇到困难时求助的对象,但没想到孩子竟然会害怕警察。 ”
袁女士询问孩子得知,原来奶奶经常用警察来吓唬孩子,“奶奶加了个小区的家长群,群里最近发了不少小视频,都是警察、护士、医生、老师吓唬孩子的。 ”“奶奶把这些视频都给孩子看了,难怪孩子会害怕警察。 ”
记者发现视频中,这些人中有的穿着护士服,恶狠狠地对着镜头说,“今天没有好好吃饭的孩子,全部带到医院来,不吃饭就吃药、打针,要不要好好吃饭?”还有人穿着警服对着镜头吼叫:“哪个小朋友半夜不睡觉的?我到家里来抓你!把你抓走!睡不睡?”视频的标题赫然写着“谁家有不听话的小孩,让我吓唬吓唬他……”
此外,还有人在黢黑的环境下,用吓人的口吻说到:“小朋友,赶紧把作业做了啊,再不写作业的话,叔叔就到你家把你抓走,听到没有?”作者还写到,这是“应广大妇女群众妈妈要求拍的不写作业的视频”,并表示还要拍不吃饭、不睡觉系列。
记者还发现,有家长也发出了自家童年阴影式教育孩子的视频,一位父亲用调羹喂布偶吃饭,吼道“是不是不吃饭?”而后狠狠地殴打布偶,再用调羹喂一名两三岁的娃娃吃饭,孩子在惊吓中赶紧吃下。
民警提醒 让孩子正确认识警察职业
翻阅这些吓唬孩子的视频发现,有的家长称赞说这样的教育方式太管用了,“特别有用,孩子看了视频默默地把一碗饭全部吃完了!”“本来还闹着要玩耍的孩子吓得不行了,赶紧自己躺下盖上被子闭上眼睛睡觉了。 ”不过也有网友直言,“这简直就是童年阴影啊! ”
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分局的唐警官建议家长们让孩子正确认识警察叔叔的职业,有困难时可以获取帮助。 ”此外,他也提醒视频录制者,不要为了流量随意杜撰充满戏剧性的不实环节,误导小朋友心目中的警察形象。如果触犯了相关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
做护士已经10年有余的余女士说到这些视频很是无奈,“其实打针并没有那么痛,为什么孩子会那么害怕?不少原因就来自于父母错误的教育。 ”在余女士看来,孩子应该正确认识医院、生病、治疗这些关键词,“孩子难免生病,如果总是这样吓唬孩子,真的生病了,又如何让孩子顺利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
心理医生 不断阻断孩子的表达可能导致孩子胆小无安全感
对于这种童年阴影式的教育方式,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科医生何宗岭并不提倡,“小朋友心理都在发展过程中,对事物的理解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包括父母、老师等,同时也带着一种自己的想象,这时候的他们对于外界的认识还不清晰,这样的教育方式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身体的一部分,一贯的恐吓会内化,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塑造产生不利的影响。 ”
在何医生看来,未成年期,特别是六七岁前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教育方式不对,可能对成年后的性格个性的发育有不良影响。“这种恐吓教育,相当于不断阻断孩子的表达,孩子慢慢就会变得不敢表达,成年后可能导致胆小、焦虑、没有安全感,更多地压抑,更多地讨好、牺牲自己,会生活得很累。 ”
教育熊孩子 言传身教+规则意识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教育熊孩子呢?何医生认为首先应该做到言传身教,“比如让孩子不玩手机,父母首先应该学会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在她看来,小朋友的经验很多时候来自于父母,“为什么你可以,但我不可以?”
不过,何医生也坦言,教育孩子应该建立一些规则意识,“需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不良行为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行为塑造。 ”他分析说,“但这不是恐吓,这是让孩子知道错误的行为带来的相应的后果,比如不吃饭会长不高,让孩子在生活中自己去权衡利弊后取舍。 ”
何医生建议说,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很多调皮的行为可能只是在获取关注,父母更多的陪伴和关注就可以减少这些不良的行为,而直接严厉的批判,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制造事端。
最后,何医生提醒说,“成长过程中,尽量为孩子建立安全可靠和谐温暖的环境,相较于威胁性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更利于孩子成长。 ”
冯浕
新闻推荐
我来到苏州,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时光里,多了不少琴趣。2016年7月,好友宋远邀我去禅茶琴韵馆喝茶。那日在座的人都是第...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