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风园琴会 □ 梅大海
我来到苏州,已经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时光里,多了不少琴趣。
2016年7月,好友宋远邀我去禅茶琴韵馆喝茶。那日在座的人都是第一次见,互相寒暄之后,也没有多余的话。
下午那里有《红楼梦》读书会,于是就旁听了一次。主持人是曹小姣老师。在生人面前,我向来是不多说话的。我与曹师当然也没有更深入的交谈,只是互相加了个微信。夜里回到寓所,就日间《红楼梦》文本里的一个读音与曹师沟通起来,在此之外便又就聊了许多,聊到我负笈成都时曾经有学琴的想法,也聊到她曾经有学书法的想法,于是我们约定换艺。
到了9月,我在禅茶琴韵馆开了书法课,也在那里开始了古琴的启蒙。曹师是著名琴家叶名珮先生的学生,叶老是古琴的非遗传承人,也是吴门琴社的创始人之一,在当世应是年岁最高的琴人了。叶老不仅弹琴,兼善丹青,是张大千的女弟子。2015年12月,上海成立了大风堂琴社,推举叶老为社长,但叶老年事已高,琴社的活动主要由其女儿蒋凤文社长主持。大风堂琴社和吴门琴社一样,每月都有古琴的雅集,放在每月最后一个周日的下午。
2017年3月,大风堂琴社的琴会放在山塘街的义风园。义风园里有五人墓,也就是张溥那篇《五人墓碑记》所立之处。义风园经过重修,里面还设有复社纪念馆。记得那日琴会,来了三十多人,叶老弹了一曲《忆故人》开场,在这样一个有诸多历史记忆的环境里,显得格外适宜。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叶老,也是第一次听叶老抚琴,其琴风委婉清逸,入心而不觉,引人入胜。随后便是诸人轮流抚琴,但我似乎已无心再听下去了,因为心中所想已不是欣赏琴曲,而是在想象晚明。
在伴有琴声的园子里,我负手缓缓走过五人墓、葛成墓,二墓皆是方冢,顶上长满了杂草,在这春日里似生机无限,感觉遥远的历史一下子又离我们很近。经过回廊,有《山塘胜迹图》的石刻,复社纪念馆里面有关于复社的介绍,但还不完备,完全不可想象当年春秋集会时衣冠盈路的盛况。那时只有琴声盈耳,只有曲罢的掌声与谈笑。
对于生活在苏州的人来说,弹琴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因为苏州的琴馆密度可以说是全国最高的,同样,这样的琴会大家也习以为常,至于地点的选择可能也并没有更多的深意。但对于我这个具有浓厚怀旧心理的人来说则不一样,想象晚明的过程就是我思考的过程。魏默深曾经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我相信这绝不是虚言。
在近400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切,我们今天有人记得。同样,今天我们在此弹琴,想必晚明的他们也可以听见。我有感于此,因而撰有一联以纪,联曰:义举同心,有谁曾拜?风人异代,今我来朝。
那天来参加琴会的人,不管还有谁在关心这里的一草一木,而消逝的历史,总有不被埋没的理由。
琴,在中国文化里是非常特殊的一种乐器,其被赋予的意义如同兰花一样,是一种更加注重内在修养的角色。有人曾说:“筝悦耳,琴悦心,筝悦人,琴悦己”,这话说得大致不差。《论语》里讲“古之学者为己”,这个便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一种“道”,我们所学并不是为了要证明给谁看,而是要认真完善自己,我们弹琴、写字,无不如此。如果弹琴、写字在强调技的时候不能通到修身的“道”,那么琴与字的意义实际上就已经沦亡。
在义风园的琴会,如同苏州其他的琴会一样,弹琴的人是否只是耽于这种外人看到的风雅,还是将之视作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并且甘愿将精力投放在弹琴这件事的本身而不是其他,我想这个问题尤其值得今人去反复体味。
(作者系青年书法家)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赵霞)1月10日,腊八节前夕,文殊院送粥志愿队伍来到了成都市龙潭街道龙湖丽景小区,将一碗碗饱含着诚意与祝福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