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朝开来的“的士” 成都的士史话

成都晚报 2018-11-30 04:37 大字

张建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连载01

编者按:张建先生是的士文化博物馆创始人、视觉艺术家,有多年从事城市公共交通、出租交通的企业高管经历。从今日起,本报连载张建先生的《从清朝开来的“的士”——成都的士史话》,聆听成都百余年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士的故事,回望成都的城镇出租交通业百年的历史演变,跟着的士的轨迹,追寻成都历史的脉络。

第一章关于“的士”

提到“的士”,人们通常会想到大街小巷里穿行的出租汽车,会固化为英语“TAXI”的音译。这是人们对现代的士的认识。其实,的士是一个久远的行当,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传承。

要厘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士”的概念,即什么是“的士”?

“的士”是一种交通运输的服务方式,其特征是出租,其本质是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连同劳动工具和技能在一定时间内一并租赁给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并收取合理或合法的劳动报酬。这其中包括: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驾驶出租交通工具的劳动者、租赁此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三要素。其目的是实现消费者由甲地到乙地的位移愿望。

当下的出租汽车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交通运输服务方式,因此,它是现代的士,是的士运输服务工具发展的较高级形式。未来,或许还有飞机的士等更高级的形式出现。就在笔者叙述了这段文字不到两年时间的2016年8月,新浪财经发了一条信息,“据CNBC报道,欧洲空客正在开发一款空中无人机驾驶出租车,乘客可通过智能手机‘打飞的’。全球对空中出租车的需求将达到数百万辆,预计最快将在10年内推向市场”。这条信息再次注明,的士的工具总是随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而改进和提高的,这就注定了其要素之一——用来出租的交通工具是需要不断改进的,以满足租乘人(也就是消费者)对安全、快捷、舒适的需求。但它的服务方式和本质的东西却是一以贯之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英国的出租马车开始是单车双轮双座的,是1625年在英国伦敦出现,这种出租马车据载,是历史上最早的组织化营运城市道路出租交通方式。1654年,英国伦敦又设立了史上第一个出租马车管制法规,驾驶出租马车成为需要许可的职业。这就是伦敦出租马车风行一时的基础,并在十九世纪下叶成为伦敦“街头之王”。在英国伦敦,如果一个富有的英国人想进行一次短途旅游,他往往会雇佣一辆单马双轮轻便车(cabriolet)。这辆单马双轮轻便车具备了“的士”的要素和特征。因此,它是欧洲“的士”的雏形。到了19世纪,用于出租的马车种类更加多样,人们开始用这个单词的缩略形式“cab”,来指城镇中专供出租的双轮、四轮大型马车,今天我们常说的搭乘出租汽车(catching a cab)也是由此而生的。可见,现代的“的士”在词义上与传统“的士”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

在成都,嘉庆年间出现了一种营运轿子,供人们出行时租乘,其在生存和发展进入较成熟期时,它们又分离成两种,一是在城区生存的街轿,另一种就是直达式、打兑式、中转式为生存基础的长途轿子。这顶两百年前出现的营运轿子,细看细想,不仅在功能上与目前的出租汽车相同,在样貌上也仿佛同成都今天街头的各式出租汽车犹如亲兄弟一般,方方面面都相像。

轿子的中间部分是轿厢,前后两人用肩头抬着走,轿夫长腿行走如飞。如果用抽象思维方式看,它不就是人力轿车吗?这辆“人力轿车”如果在街上拉客营运,它当然就是“营运人力轿车”了。再进一步说,就是“的士”了。我们今天的出租汽车都是用了小轿车,其中间部分一定是叫“车厢”,幸运的已不是两人在抬这个车厢,而是两组车轮子在“抬”,驱动车厢行走的动力是石化燃料或电力而不是人力了。其实,我们今天常叫小轿车中间的那个“轿”,就是轿子的那个“轿”。所以,把成都两百年前营运轿子喻为“人力轿车”,与今天的燃油出租小轿车相比一下,它们的大致构造与功能没有什么异样。

从人们日常的称谓上和构造上都可见,“轿子”在民间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传统的营运轿子,与今天的出租汽车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其外貌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功能、属性并无根本性的改变,它们之间好似前世与今生。毫无疑问,两百年前用来营运的“街轿”就是我们城市今天的“的士”。

“的士”这个伟大名词的衍生和风行全世界,就把这个运输服务方式的社会交易都归结或搜罗于此名词之下。由此,除现在被乘客广泛使用的出租汽车外,欧美之前的双轮马车、四轮马车,成都清嘉庆时期以来的营运轿子、四轮马车、黄包车、客用鸡公车、三轮车等,都归属了的士的范畴,它们都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都具备的士的属性。在成都,有家叫四川梦工坊蜀绣公司创作了一幅九米长的蜀绣长卷,其画面内容是清代时期古城老街的人文风情,集中表现了穿梭于风情老街的各种出租交通工具,有市井街轿、四轮马车、黄包车和客运鸡公车。这幅画卷也恰恰生动了晚清时期成都“的士们”的悠然状态。

在今天,只是我们较普遍地把的士出现定位于1906年,原因在于当时出现的安装了能精确地计算出乘坐人当次出行需支付的消费金额的“计程器”,认为这才能是的士的前世。其实这种“计程器”只是较之以前的议价、提前约定价格而更加精确、更先进而已,但这种先进性并没有改变之前国内外历代城镇出租交通工具服务的本质东西。

今天,我们早已习之为常的所谓“打的”就是消费者消费“的士”这种服务方式。然而,这个词语并不是现代汉语中本来就有的词语,而是源于粤方言。出租汽车在经济比较发达的香港地区较早出现,于是粤方言也就相应地有了“搭的士”的说法。随后,这一新事物也传入内地,成为社会生活的需要,“搭的士”的说法也一并传达到了内地。不过“搭的士”的说法传到内地却传成了“打的士”,那么这“搭”和“打”的一字之差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与“搭”“打”的音译有关,或许后来内地生活的不断加快,推动用词再度简化就成了“打的”了。在成都,通常人们以为出租汽车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其历史只有短短30余年。其实不然。从最早的营运轿子到现在的出租汽车,我们成都人“打的”的历史已有两百余年了。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蓉城的士祖先们之悠悠然然轿子来。

新闻推荐

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 连接年轻人 输出主流价值观

“面向用户做好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是追求平台发展的大前提。”阿里文娱大优酷总裁、阿里音乐CEO杨伟东表示,优酷的优势就是...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