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有再多客观原因,也不能凑合”

四川日报 2018-11-16 06:28 大字

潘玉华(右二)与团队正在研究技术问题。

曾正超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省市场监管局供图(资料图片)

走近四川省获得第三届中国质量奖的获奖者,探秘他们的制胜法宝

□本报记者 刘佳

“工匠精神就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关注工作中的每个细节,责任担当、专注坚守、精益求精。”近日在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作为本届质量奖唯一个人奖获得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技师潘玉华的“获奖心得”,赢得了台下一片掌声。

包括她在内,当天,四川省共有4个组织和2位个人走上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殿堂,分别荣获中国质量奖正奖及提名奖。质量强国中,他们有着怎样的实力担当?又有哪些“制胜法宝”?记者进行了采访。

一种执着

以“不能凑合”的理念对待每一项技术指标

在荣获中国质量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又称“611”所),有一个关于歼-10的故事流传甚广。

歼-10飞机定型试飞期间,发现有一项技术指标略微低于设计要求,此时飞机设计已基本成型,而且不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但总设计师立即组织开展设计更改。他们认为,“武器装备研制的质量,当从设计源头抓起。”“不管有再多客观原因,也不能凑合。”

带着这种对质量的执着和坚守,611所先后完成以歼-10、枭龙等第三代战斗机,翼龙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第四代战斗机等为代表的多型重大航空武器装备研制。

践行这种“不能凑合”的理念,该所构建出“611”质量管理模式。六大研发质量体系平台、一套质量创新方法驱动、一支卓越质量团队推动,“6+1+1”的管理模式,被认为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面向复杂系统的智慧型装备研发质量管理模式,具有很高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这也正是该所获得中国质量奖的“制胜法宝”。

一份匠心

让工匠精神渗入每道工序是技能人员职责所在

拥有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手工焊接技能大赛全国总冠军、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如今,潘玉华的荣誉册上,又加上了一项“中国质量奖获得者”。

潘玉华说,让工匠精神渗入每件产品、每道工序,以工匠精神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是技能人员的职责所在,更是初心所在。”

从事军工行业23年来,从产品的原材料、元器件采购到产品的研发设计、工艺制造、生产和能力保障全流程质量把控,支撑北斗二代等重点型号关键产品的可靠性、成熟度提升,她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被业内津津乐道的是,她攻克了行业内公认的数十项技术难题:在一元硬币大小的器件表面,手工植柱1144根,精度达到50微米,无一差错,将X代导航型号的研发周期缩短一年,填补了国内空白。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卷起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建设分公司焊工、高级技师曾正超的衣袖,能看到他的手臂上,全是大大小小的伤痕,每一道伤痕,都是这位“95后”小伙子精进技能、提升质量的证明。“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我将把弘扬工匠精神作为终生孜孜不怠的追求。”曾正超说。

一个取向

把“质量至优、诚信至上”作为城市价值取向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上,多了政府的身影。

本届新设类别“城市政府类”可谓竞争激烈,几十个城市逐鹿,最终3个城市政府从几十个候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都市人民政府就是其中之一。

坚持把“质量至优、诚信至上”作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价值取向,近年来,成都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品质成都”建设,全面实施品牌创建工程,先后荣获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等荣誉。

质量第一,在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

拥有“英雄机组”的川航团队,创新性提出川航“全网全程”耦合式管理模式,连续三次参与中国质量奖评选,三次荣获“提名奖”。

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构建的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为支撑的“一个核心、三个驱动、一个支撑”的质量管理模式,更是创造了三代核电技术国家品牌——华龙一号,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闪亮名片。“此次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荣誉与压力并存,保障核安全,我们永远在路上。”副院长王丛林说。

新闻回放

4组织2个人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

在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评选中,四川省实现中国质量奖正奖零的突破: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技师潘玉华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正奖。

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3家组织和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焊工曾正超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中国质量奖是我国在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设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两项。

短评

愿这份执着存于更多人心中

□欢歌

四川省4组织2个人获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这是四川省质量领域的一次历史性突破。突破让人欣喜,而更值得珍视的是:获奖者身上那份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对事业一丝不苟的执着。

这种执着的背后是一份敬业精神。无论是潘玉华还是曾正超,无论他们是在军工行业攻坚破难的第一线,还是在普通的焊接工人岗位上,无不都深深地热爱尊敬着自己的职业。因为热爱尊敬,所以全情投入,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真正做到“事思敬”“执事敬”,把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力求做到极致。

这种执着的背后是一种诚信意识。从611所在飞机设计中坚持“不能凑合”,到成都市将“质量至优”作为城市价值取向,无不是把诚信意识蕴含于职业追求之中,蕴含于城市文化底蕴之中。

笔者希望,这种执着能得到更多的敬佩与传扬,这种执着能根植在更多人心中,让这种敬业精神、诚信意识成为更多人的行为引领,成为更多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我们共同的社会信仰。如此,在这个快速推陈出新的时代,我们才能在进步中增强竞争新优势,在发展中创造更卓越的绩效,共同营造更加积极、幸福、和谐的前行环境。

新闻推荐

成都槐荫路发现东汉家族墓 墓主或为东汉成都“土豪”

M3墓M3墓出土的铁剑今年10月,沙河东岸槐荫路的市政道路正在施工,地面一块条形青砖冒出来,让工人们赶紧停了下来。接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