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说没就没 店说跑就跑

乐山日报 2018-10-30 07:38 大字

■ 新华社记者 姜琳

刚买的在线洗衣卡,转眼就无法消费;兑换一个礼品卡,网站却打不开;常用的共享单车突然倒闭,押金却没下文……新业态下,“钱说没就没,店说跑就跑”的消费陷阱频现。“E时代”如何花钱才能更放心?

一转眼钱没了!线上消费屡被“坑”

家住北京东城区的张女士最近突然发现,自己常买面包的线上平台“香送”停止运营了。去年购买的1000元储值卡还剩400多元。可客服电话已没人接,发邮件也没回复。

张女士无奈地说,这曾是一家很火的“网红”店,还上过某电视台的创业节目,仅她朋友圈就有40多人办了卡。可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把余额要回来,也不知道它是否有实体企业,到底在哪。

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网购投诉持续走高,仅上半年就受理相关投诉24417件,同比增长49.2%。特别是随着“预付式消费”成为线上横跨商品和服务的普遍消费模式,消费者充值容易追回难、维权难成为投诉新热点。

“与过去实体店的预付卡相比,网络经营打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因此,网上预付费覆盖的用户数量更多,收取押金的总金额更大。经营者一旦出现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影响势必更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晓华说。

共享单车“酷骑”停止运营后,仅中消协就收到全国要求退还押金、预付费的来信2064封。

一些不法经营者甚至故意给消费者造成比线下消费更便捷、价格更优惠的假象,通过线上平台短时间聚集大量预付款后携款跑路,给消费者带来重大财产损失。

成都市消协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被投诉“卷款跑路”的苹果装饰、觅糖装饰和泥巴公社装饰三家公司,均为互联网装修公司,消费者损失金额从1万多元到近10万元不等。

“新业态”缘何成为卷款跑路“新高地”?

“网络消费总量不断提升,涉及的消费投诉肯定会相应增加。”在中消协副秘书长董祝礼看来,预付费纠纷实际是一个老问题,不过到线上后,由于技术更为便利、经营门槛更低,因此成为当前消费的新痛点。

从线上面包充值卡、家政服务卡、有机蔬菜卡,到在线健身课程、英语培训、视频节目等,再到网上问诊、互联网装修、网络游戏充值、共享单车、网约车……绝大部分新业态都要求消费者先交一笔钱“才能用”或者“才划算”,少则上百元,多则数万元,消费风险必然随之增加。

上海静安区的田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想给孩子报名参加一家微店组织的科普活动,价格为300元每次,如果办张3000元储值卡则单次课只需220元。“也担心有风险,但价差太大,还是办卡了。”他说。

“新业态”消费陷阱频出甚至成为卷款跑路“新高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消费环境监管不够完善。

“一些经营者资质不明,根本没有工商登记,就可以在网上开店,资金也没有第三方监管。如果他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不强,一旦跑路,消费者很难追讨。这里头确实存在一定的法律缺陷和制度不完善。”董祝礼说。

以微商为例,由于缺乏信用保证体系,进入门槛低,既无实体店也无营业执照,出现消费纠纷后,有些微商直接删除好友或更换账号逃避责任,消费者几乎维权无门。

“E时代”消费者如何花钱更放心?

今年“3·15”期间一项消费者调查显示,超过55%的受访者认为“E时代”消费陷阱较以往更多了。专家表示,新业态下让百姓更放心大胆地花钱,激发更多消费潜力,互联网消费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认为,“互联网+”平台中的储值优惠作为一种营销推广方式,与传统单用途预付卡相比,本质上一样,也应按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来加以监管。

“由于新业态、新模式的数据可追溯,这反过来给监管者提供了更多监管手段。”李晓华说,比如利用大数据实时监测经营行为、资金动向;比如可将卷款跑路、涉嫌欺诈的行为纳入经营者的信用记录,并向消费者进行披露等。

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制度,公示信用评价规则,为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同时针对共享单车押金问题,明确押金退还方式、程序,不得设置不合理条件。

“电子商务法给新业态下多种消费痛点问题‘打了补丁’,但要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董祝礼表示,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配套法规和规章,细化相关法律规定,强化监管执法,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

他建议,有关司法机关也应结合电子商务法规定和司法审判实践,尽快研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推动司法与立法良好衔接。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新闻推荐

健运会学生篮球赛鸣哨 300多支队3900多人参赛

“运动成都”2018年成都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之“中国体育彩票杯”成都市中、小学篮球赛27日鸣哨,作为成都学生最大规模...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