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在缅生长记信不过我们建高楼 “请”到成都来看环球中心

华西都市报 2018-09-27 04:23 大字

川企在缅生长记 第一个吃螃蟹并没那么简单。再次回忆在缅打拼的这六七年时光,赖学军还是十分感慨。“当时的缅甸没有什么高层建筑,我们说要修高楼,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修高楼。”赖学军说,在很多缅甸人心目中,中国似乎还是当年的老样子,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城市化浪潮,也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城市早已是高楼林立。

怎么办?说一千遍一万遍,还不不如带他们去看一看。赖学军思忖再三,决定把缅甸建设部门的官员和工程协会、建筑协会的专家全部都请到中国去实地考察。他们包了一架飞机,把一两百人的队伍带到重庆、成都,让缅甸人亲身感受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时吴教授根本不愿意去,我就到到他学校还有他家去堵他,苦口婆心,就差生拉硬拽才最终说服他。”赖学军口中的吴教授,是仰光大学建筑学教授吴都都文,现任缅甸工程协会主任委员、缅甸建筑协会委员副主任。“一开始,吴教授整天都嚷着要回去,但到了第三天,在成都看了棕榈泉国际大厦和环球中心后,就再也没有出声喊着回家了。”

从中国回来后,缅甸的官员对中国企业修高楼的实力是认可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现了。缅甸建筑行业沿用的是老式的美国标准或者日本的标准,这给中国企业修建高层建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一个例子,赖学军印象十分深刻,缅甸的低矮建筑,多是在楼外修一个铁架楼梯作为消防逃生通道。这样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逃生时容易发生踩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说服他们按照我们的标准来,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给他们讲解中国剪力结构的建筑是如何设置消防通道。”赖学军说,在图纸上讲半天,都得不到理解,不得不专门搭建塑料建筑模型,甚至制作成动画片,讲解了如何逃生,密闭空间人员逃生的心理等等。

赖学军说,最难也是最恼火的地方还在于,你试图说服他们按照最新最先前的标准来,但一旦人家不买账,不认可,那你就得重新调整,损失相当大。“因为评估的权力掌握在他们的手上,这相当于掌握着你企业的生死大权,这样的风险不言而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秀江 吴柳锋 谭曦

新闻推荐

2018华侨城·全球旗袍设计大赛颁奖盛典圆满落幕 古镇绽新颜 百大Model旗袍秀率先引爆安仁十一黄金周

图为“十二生肖”主题旗袍摄影记者王红强绣染中国大美,剪裁文化新篇。昨日,随着2018华侨城。全球旗袍设计大赛颁奖盛典...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