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试验田” 开放“排头兵”

成都日报 2018-09-14 01:55 大字

□本报评论员 何晓蓉

一辆进口车,以前从欧洲通过海运抵达天津或上海港,再到成都至少需要70天,现在通过中欧班列仅需10多天。这样的提速,得益于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一单制”改革。

在天府新区政务中心税务窗口,外籍纳税人奥多雷办理完四项涉税业务后,对“一窗通办”的中英双语服务竖起了大拇指。这样的点赞,源自于持续推进的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截至上半年,作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主体和核心,成都自贸试验区内新增企业2.9万户、新增注册资本3976.2亿元,90%集中在高端服务业领域。持续发挥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的引领作用,成都自贸试验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不仅镌刻出时代的精神坐标,也正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投资便利化”“金融管理””服务创新”排名榜首,领跑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这是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7-2018)》,对成都自贸试验区的最新“画像”。

探索形成166个创新案例,12个案例在全省复制推广,“中欧班列(成都)集拼集运新模式”等8个案例经省政府审定上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这是成都自贸试验区截至今年上半年提交的阶段性答卷。

在全国制定实施“硬骨头”改革攻坚行动计划,首批15项“硬骨头”改革攻坚任务已启动——这是成都自贸试验区秉持“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精神区位的再次出发。

自贸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不是优惠政策的洼地;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从去年4月获批至今,一年零五个月,对于成都自贸试验区而言,“深水区”的改革,更需要改革者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改革的任务和节奏来不得丝毫松懈。

对标国际通行规则,向制度创新要红利,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市场活力“加法”,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成果需要在更广范围复制推广、扩容提速。为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引领带动示范作用,两周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培育打造15个协同改革先行区,争创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重大改革创新成果。

六个方面,24项改革内容,159项试验任务,在四川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成都承担了其中155项。服务国家战略,不负“主干”担当,努力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自贸试验区能否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制度创新,为将改革进行到底和推动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探索更多新途径、积累更多新经验?

让我们拭目以待,时间将给出最好的回答。

新闻推荐

每月15日 成都定期清理共享单车

本报讯(记者王一多)从明(15)日起,成都市将迎来第一个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集中定期清理整治工作日,市城管委、市交委、市公安交...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