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宽窄巷子添了一条光影长廊

成都晚报 2018-08-03 02:31 大字

□吴志维/文·图

在成都的宽窄巷子里,有三条联通宽巷子和窄巷子的步行通道。几乎所有到过宽窄巷子的游人,都不止一次地流连其间。这里展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摄影作品,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条通道的摄影展,即宽窄巷子光影长廊,其创始人是多年前从辽宁来成都定居的摄影师李屏。

酷爱摄影的东北汉子

选择了天府之国

1957年出生在辽宁辽阳的李屏,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摄影熏陶。11岁开始使用“海鸥201”,13岁时,就能告诉一起摆弄相机的大人,此情此景,应该用什么样的摄影参数。后来李屏运气很好,赶上了国家在辽阳中石化新建一座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化纤厂,擅长写文章和摄影的他,从技术工人一路做到了宣传部长。

酷爱摄影的李屏,当年享受着一项“特殊照顾”:每年自选国内一处摄影目的地,享带薪假,报销差旅费。条件是其他时间安心本职工作。几年下来,拍过了宁夏、西双版纳的李屏便不满现状了。1993年,厂里出台内部创业政策,他开始在厂里劳动服务公司开起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1997年,李屏索性辞职离开东北,寻找摄影的天堂。他的第一站是到了云南昆明。他一边给人做策划一边成全自己摄影的梦想。两年后,为了拍摄博斯腾湖,李屏又去新疆库尔勒的影楼打工半年,随后,到了陕西西安。在李屏的心目中,哪里全年能在户外摆桌子喝茶吃饭的日子越多,就说明这里宜居。而成都,三百六十五天都可以如此,于是他最终选择了成都。

四川就是摄影师的天堂

2001年8月1日,李屏带着他六吨重的摄影装备集装箱来到成都,此时的他,兜里只有七八千元钱,而当时每月的房租要300多元。有了面包才能实现梦想啊!他来到职介所找工作,最终被职介所的老板近水楼台抢先录用了,策划才能让李屏很快在成都立足。

2003年,李屏凭借扎实的摄影技能和良好的景区关系,进入一家报社的旅游专刊担任记者和编辑。那是一段让李屏感觉到如鱼得水的幸福时光。李屏发现,四川的藏区,不仅有着无与伦比的高原风光,其人文历史也充满神秘。他开始迷恋四川的藏区,每个春节都必须带上相机,到藏区的朋友家去过。“哪个春节要是不到藏区去过年啊,人就像得了重感冒一样”!

2009年,李屏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专著《四川新景点自助攻略——资深驴友带您川游不息》,影响不小。该书附送一幅藏区的摄影旅游攻略地图,详细标注了各景点和城镇的公里数、垭口海拔高度和经典拍摄地点。这张地图,后来被他印在手绢上,在户外摄影界非常畅销。还有成都的知名青年旅社把这张地图印在大堂的正面墙上。此刻的李屏,决定尝试新的摄影人生,从报社辞职了。

创造了宽窄巷子的一张新名片

有了摄影和媒体双重从业经历的李屏,开始思考如何让摄影既有文化的亮点,又能发挥经济价值。他想起2008年在北京王府井看到的影展,当年价值不菲,只因为那是王府井。类似的模式,在成都能不能实现呢?

李屏开始构思他的经营模式:邀约摄影师或者自己拍摄某景区,作品在人流密集尤其是游客密集的区域展出。展览对景区有宣传的价值,景区还能获得一批优质的摄影作品使用权。展出的区域让游客流动速度减缓,创造出新的实体口岸商机。于是,他开始怀揣着自己的经营模式游说各商家。春熙路和锦里商铺密集,没有展陈空间;天府广场和人民公园不甚理想且无兴趣……机缘巧合,当时刚开街不久的宽窄巷子对李屏的方案青睐有加。

很快,合作协议达成了:宽窄巷子免费提供场地,李屏自行投资建起展架和购买相关器材。万事开头难!李屏在宽窄巷子附近的停车场角落里,租了一间简陋的小屋作为照片仓库,停车场的工人,成了有展览时李屏时常雇佣的兼职员工。原来拍摄或采访过的景区、合作过的摄影协会都被李屏跑了个遍。

第二年的年底,正如李屏给宽窄巷子负责人当年描述的那样:“不是你找客户,而是客户上门找你了!”如今,宽窄巷子的光影长廊已形成品牌,一年三四十个展览。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市举办“财富论坛”期间,宽窄巷子成了世界目光的焦点,而“光影长廊”当时担负的任务,是汇集四川最美风光照片,将最美四川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界面前。一时间,国内顶级摄影大师的四川风光照片与“光影长廊”珠联璧合。“光影长廊”也成了宽窄巷子这张成都名片上的一大亮点。

在问到做这个有没有竞争的时候,李屏信心满满地说:“模式可以模仿,但是同等价格能做出我的品质、同等品质能做出我的价格,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的人,都想一口吃个胖子,把利润看得太厚,谁愿意像我这样薄利多销啊!”这位来自东北的汉子,以自己擅长的媒体思维和摄影技艺,成就了“光影长廊”,为宽窄巷子添了一抹亮色。未来,他期望建立更多的“光影长廊”,做成一种另类的“自媒体”。

延伸阅读

摄影师的生存之道

□吴志维/文

摄影圈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这个魔咒一直困扰着那些想不顾一切投身到摄影师行列的有志之士。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地着手摄影,佳作层出不穷。让我们来看看,在商业领域中,摄影师的生存之道。

你是大师你定价

大概在任何一个领域,领先者都拥有定价权。当你足够专一、足够专业、抓住了恰当的机遇,舍人之不能舍,为人之不能为,成为这个领域真正的“大师”,你会发现,你在把这份成果兑换成金钱的时候,掌握着充足的话语权。摄影大师吕玲珑、王达军、王建军无不如此。

靠作品说话,用时间积累

摄影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要想占有一席地位,就得靠掷地有声的作品。而作品,都是在时间和数量中积淀的。李屏在宽窄巷子“光影长廊”的展览,只是他摄影作品和商业收益的冰山一角。以瓦屋山景区为例,李屏在三年时间里,拍摄了五千多张品质照片,涵盖所有拍摄地点的不同季节和不同天象。照片存在移动硬盘中,小图装订成册作为目录以便检索。这样的摄影图片库对于景区而言,自然价值不菲。

新模式,新空间

新模式淘汰旧模式,产生新的利润空间。传统的影楼,很多被工作室加互联网给打败;大雅之堂的影展门可罗雀,宽窄巷子市井环境的“光影长廊”却人头攒动,商机无限;聚焦亲子市场的摄影,方兴未艾,利润不菲;在乡村营造植物主题的摄影基地,带动乡村旅游、餐饮民宿,多元化收益,全方位发展……这些都是新时代摄影市场微妙的变化。

粉丝经济时代的赢家

你的作品受关注,你的产品受关注,你就更容易成为粉丝经济时代的赢家。手机摄影,一直不为专业摄影人士们看好。他们的理由非常坚硬:卖得起价钱的片子,都是胶片,至少单反……云云。但是,谁说只能卖片子呢?摄影,除了产出照片,也诞生活动和体验。手机摄影的普及程度,随着手机的摄影功能“越来越争气”,已经把“卡片机”拍死在了沙滩上,据说下一步要被拍死的是“单反”。

成都手机摄影界“执牛耳者”冯晖,凭借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手机摄影中国赛区寻城记奖一炮打响,自创手机摄影网络群体,坐拥数千粉丝,每次授课讲座,无不爆满。在这个被关注即有商机的时代,粉丝的力量可不小。

新闻推荐

星巴克“牵手”阿里巴巴 9月起试点外送服务

8月2日,星巴克咖啡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共同宣布达成全方位深度战略合作,合作内容涉及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盒马、淘宝...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