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为核 文化为魂 服务为本

成都日报 2018-06-13 02:21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侯初初 白洋 李自强) 在全市“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建设新天府 贡献金点子”征集活动中,围绕如何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努力探索一条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治理规律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路,全面提高城市的宜居度和市民的认可度,青龙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幼琴针对社区发展治理提出了实施“文化浸润社区 共筑精神家园”工程的建议。

“社区文化是社区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实质上是一种家园文化,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群众性的特点。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发展社区文化,可以强化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发展核心竞争力。”长期工作在基层的罗幼琴分析,成都居住人口上千万,人口结构多元化,其中很大部分居民为“新成都人”,社区发展、社区治理、社区文化服务面临着新的挑战。罗幼琴建议在社区发展治理创新实践中,以党建为核、文化为魂、服务为本,实施“文化浸润社区 共筑精神家园”社区素养提升工程, 努力打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邻里相亲、崇德向善、绿色生态、舒心美好的幸福生活家园,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城市的发展软实力。

“首先要突出‘家文化\’主题,融亲情入社区,提升幸福感。”罗幼琴说,目前成都市各社区文化活动繁多,群众文化活动有良好的基础,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主题化建设,实施“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智兴家、聚心管家”社区家文化行动计划。“要突出‘社文化\’特色,提升自豪感。”罗幼琴说,成都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本土文化作为城市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区文化、社区精神。“社区文化包括社区居民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生活方式等,实质上是本土文化的具体表现。不仅要注重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文化馆等阵地窗口、社区文化组织体系及社交网络文化平台建设,而且还应注重充分利用本地人文资源,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使社区文化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提升居民的素养、城市的文化气质,提升居民的融入感、自豪感。”罗幼琴认为,乡贤文化根植社区,贴近百姓,蕴含着尊贤敬贤、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与此同时,罗幼琴表示,还要突出“社文化”的层次,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要注重开展社区文化体系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构建‘15分钟社区文化生活圈’,享在成都、乐在社区、提升居民的文化浸润获得感,是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目标任务。既要发展高雅文化,也要发展通俗文化,努力做到在学习、教育、文娱、健身、科普、网络、艺术等领域百花齐放,逐步建立和规范书画、围棋、戏曲、腰鼓、体操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形式,组织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为居民带来更多新颖的、受欢迎的文化活动,扩大活动的覆盖面,让每位居民都能享受到社区里的文化大餐。”

征集活动将持续开展至本月底,如果你有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金点子”,快通过本报锦观客户端和微博、微信公众号、党报热线962211,以及活动邮箱cdrbjdz2018@163.com联系我们。你的“金点子”或许将作为成都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决策咨询参考。

新闻推荐

唱响新时代 传颂天府情 成都市“童心向党”歌咏汇演活动昨日举行

昨日下午,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主办,市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承办的成都市“童心向党”歌咏汇演活...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