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车与棒棒军

成都晚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雷位卫(作家)

李劼人在他的《死水微澜》里,记录了成都平原一种十分普遍的运输工具——鸡公车,这种鸡公车据说就是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转变而来,难道那种在《三国演义》中出神入化的自动化运输工具,竟然是这普通人都能想到的独轮小车?这种说法似乎有点贬低了孔明的智慧。但这种鸡公车却在成都平原大行其道,在吱吱呀呀的车轮转动中,它穿行于崎岖蜿蜒的田坎,穿行于绵长平整的官道,穿行于熙熙攘攘的老镇小街……它的适应性非常广,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不少地方的农家,还有这样的鸡公车,有的是作为旅游揽客的项目,而很多还在发挥其运输的实用功能。

工具进步与否往往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运输工具尤其如此。鸡公车在成都这个大集市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易,使四里八乡的农民都能真正地参与到商品社会中来。美国人类学者施坚雅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村进行考察时,提出了基层集市的空间分布意味着18个自然村以六角形围绕着一个集市的观点。这些村镇之间的频繁沟通和联系,正是靠了能行走这种小车的道路进行连接,因此,成都平原的众多场镇也应运而生。但是这种车虽然有着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却始终不能进行大规模的运载,成都平原的集市和场镇也在很长时间保持着自然经济的原貌,直到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之后,它才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1998年,一部《山城棒棒军》方言喜剧塑造了梅老坎、蛮牛、毛子等特色分明的角色,一下就被大家记住,演员们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棒棒军们大多来自重庆附近的农村,怀抱着改善生活的梦想,来到城里凭着自己的力气挣钱。重庆濒临大江,形成依山傍水的山城特色,码头的货物运转量是很大的,但却很难让鸡公车之类的运输工具在此施展开来,因此附近的山民就扛着棒棒,上面缠着一根棕绳,来到山城——大到搬运机器、建材等货物,小到为旅客拎行李,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在车站、码头,只要“棒棒”一声,立即有几个棒棒军会冲到面前,笑眯眯地看着你,说“老板,要搬点啥子嘛?”这样的招揽生意是很难拒绝的,一般是棒棒军在前面挑着行李,旅客在后边拿着小包,边走边聊。这样的服务倒是十分人性化。到目的地,客户还可能会额外增加一点工钱。这种小规模的运输方式,虽然为码头货物装卸和人员流通提供了方便,但爬坡上坎的地方特色,却很难让大规模的市场在这里形成。

不过棒棒军依托的工具相对成都鸡公车简单,与使用鸡公车的成都人相比,他们相对少了些“机心”而多了份直率,这份直率使附近的山民更容易走出山区,来到城市,他们带着山野的纯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他们在城市中获得的信息,都相对要多,因此,在重庆这个新兴的城市中,他们的机会也是很多的,但这需要知识作为支撑——在电视剧里,也通过“孟小渝”的角色,诠释了这一内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城棒棒军”也像鸡公车那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新闻推荐

今年首对圈养双胞胎大熊猫诞生

5月23日,大熊猫“萌萌”,谱系号649,分别于当日17时20分和17时52分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产下一对雌性双胞胎大熊猫宝宝。...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