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锤子、一台缝纫机 让“陌生人社区”变回“熟人社区”

成都日报 2018-05-15 02:28 大字

近一个月以来,青羊区草堂路社区科联街1号院的门卫大爷每天都会在笔记本上勾勾画画——登记院落居民共享出来的锤子、扳手、点钻、管钳等小件物品。对大爷来说,除了自己的红袖套职责之外,又多了一个保管员头衔。一个月前,设在小区院里的“共享工具屋”正式开张了,他也成了居民的服务人。

据介绍,这些共享物品借用方便简单,只需要登记下具体楼栋、单元号信息,留个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就算借用成功。“比方说家里的锤子、扳手、电吹风等都可以共享,只需要到门卫处登个记就可以了,借用物品的期限一般是5天,5天后如果还不了,一定要打电话确认才行。”

让东西活起来,让居民熟起来,让社区暖起来,这是草堂路社区建立“共享工具屋”的初衷。

社区书记叶鸿介绍,借用“共享单车”这一思路,草堂路社区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在人口聚集的院落设置“共享工具屋”,鼓励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把平时不常用,但偶尔又急需的东西放在这个工具屋里,实现邻里之间物与物的共享。

当然,共享的不光是锤子扳手之类的东西,换灯泡需要的楼梯凳,修水管的管钳、电钻,甚至婴儿学步车也能共享。“还远不止这些呢,在社区,服务和技能也能够共享。”叶鸿介绍,院落里的周大妈擅长缝纫,有些居民的衣物、床单等也都在周大妈家里实现了小改小补。

随着大家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每户人家的闲置物品都越来越多。这些物品留之很少使用,丢了又可惜。而在遇到一些急事时,又希望能够有那么几样平时使用频率不高,又不能缺少的物品可以供自己使用,但专为临时使用去购买这样的家当,既不划算也不便利。

社区以共享工具为切入点,通过“共享工具屋”让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活”起来,以物品相互借用的方式发挥闲置物品的价值,通过与邻居分享闲置物品的方式拉近邻里彼此关系,让社区成为熟人社区。叶鸿介绍,前期通过调研和居民实地走访,收集了解到钳子、改锥、扳手等工具是日常可能需要流转起来的工具信息,并率先在社区内的科联街1号院进行了前期试点,现有点位已经扩大到10余个。

“什么是真正的城市有变化、居民有感受?其实很多东西都体现在这些小事上。我们让更多居民享受就近借用工具,在这里面,也密切了邻里的关系。”在叶鸿看来,居民是社区的主人,是主要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主体。“我们今年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就是要重新培育形成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将‘陌生人社区\’变回‘熟人社区\’。”为此,当地一方面扩大居民参与、推行社区协商、培育社区精神,将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另一方面,街道、社区不断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居民之间的利益、沟通关联,重新建立彼此相互认同的“共同体”。“我们也呼吁更多社区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参与融入,社区也将充分利用辖区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吸引更多驻区单位参与进来。”

本报记者 侯初初 文/图

新闻推荐

首届成都熊猫瑜伽艺术节拉开帷幕

由瑜行者、玛雅优伽主办,西村、贝森文化、观览联合主办的首届成都·PANDA瑜伽艺术节5月10日在蓉启幕。此次艺术节特邀到了全球14位顶级瑜伽大师齐聚成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400余位瑜伽从业者、爱...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