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 带着汉服去支教

宜宾日报 2018-02-27 02:41 大字

□郭玲西

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岁月便是拍岸的海浪,无时不刻不在打磨着你的棱角,直到你变成一粒圆润的沙砾,就可以在岁月里温柔地静待花开。

——题记

2018年2月初,我独自一人带着汉服从成都出发,来到喜马拉雅山另一边的众神之国——尼泊尔,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支教生活。

初见——日落黄

飞机尚未降落时,在空中俯瞰加德满都,五颜六色的房子映入眼帘,煞是可爱。下飞机后,还来不及向这座城市问好,风来,卷起漫天尘埃,一时迷了双眼。

余秋雨曾在《千年一叹》里说尼泊尔是绿色的,但在我看来这里更多是黄色,带着烟尘弥漫,混沌不清的日落黄。可能是公路窄小的缘故,这里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咆哮着从身边呼啸而过,扬起大片黄沙,戴再多口罩,似乎也挡不住这座城市的热情。

相遇——青春绿

我所支教的学校位于加德满都一个名叫pepsicola的小镇上。镇子很小,街道很窄,随处可见穿着拖鞋或直接赤脚行走在街上的当地人,黝黑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的微笑。尼泊尔虽然贫穷,但不穷教育。每到上学的点,总能看到孩子们穿着整齐干净的校服,踩着锃光发亮的小皮鞋,系着领带或领结三五成群走在街上,书生意气,青春可爱。

支教第一天以自我介绍为开端。孩子们似乎对我这个黑眼睛、黑直发的异国人很是好奇,双手合十对我毕恭毕敬地问好:“Namaste(尼泊尔语“你好”)”。为拉近距离,我请孩子们先提问,任何问题关于我或关于中国都可以。“你会唱中文歌么?”、“中国有什么好吃的呀?”、“怎么用中文说‘尼泊尔\’呢”?一双双乌黑发亮的眼睛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悉心地为他们解答着,孩子们不时发出阵阵惊呼。我告诉他们,在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有个叫中国的神奇而精彩的国家,等待你们去发现和探索。

相知——朱砂红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支教的一个周里,我主要围绕中国传统诗歌,教授孩子们中国文化。第一天,我带孩子们学习《悯农》,希望同为农耕文明的尼泊尔孩子,能通过这首诗学会珍惜劳动成果。立春那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孟浩然的《春晓》,从鸟鸣、落花中探寻春的足迹。

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一堂课,我身着汉服为孩子们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那天我一进教室,孩子们看到我的装扮就不由自主地鼓掌欢呼:“Your dress is so beautiful!”一双双稚嫩的小手轻轻抚过我的衣袂,爱不释手的样子颇为天真可爱。我告诉孩子们:“这是汉服,在古代中国过春节的时候,人们都会穿着红色的传统服饰出门庆祝。”我以“年”的故事为开端,向孩子们娓娓道来春节的来历,同时介绍了吃饺子(类似于尼泊尔当地的美食momo)、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期间引入王安石的《元日》,带着孩子们从诗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告别——象牙白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为期一周的支教生活倏然而逝。临别之际,孩子们握着我的手亲切而心急地问我:“你就要走了么,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呀?”我笑了一笑,说;“可能下一次放假吧,当然我更希望有一天你们能来亲自来中国,去体会更加浓郁有趣的中国文化。”

尼泊尔是一个不太富裕的国家,2015年还曾经历过地震的冲击,但这个雪山脚下的众神之国却处处充满幸福与淳善。世界上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山,在尼泊尔可以看到9座。也许是长期生活在雪山脚下的缘故,纯洁的雪山将当地人的心灵涤荡得纯净而平和。希望我这小小的努力,能为尼泊尔的孩子们了解中国带来一束微光,照亮他们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最后,摘录《在山的那边》一诗中的几句话作为此次支教之行的结尾:

“人们啊,请相信——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新闻推荐

全国铁路节后春运10天 发送旅客近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2月16日至25日节后春运10天,全国铁路累计已发送旅客9891.7万人次,同比增加1006.2万人次,增长11.3%,运输安全稳定有序。2月25日正月初十,全国铁路发送旅客...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