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天府杂谭· 以个人之力维系一份传统

成都晚报 2018-02-01 06:32 大字

◎朱晓剑(作家)

在成都的艺术品收藏界,年近八十的李维毅老师是专家级的。这不只是指其藏品丰富,还包括他与成都老一代艺术家多有交集,如与陈子庄、徐无闻、余中英诸先生皆有往来。有一个故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艺术家生活不够理想,需要靠画竹帘画维持生计,青年李维毅有事没事就到他们家里去,聊聊天,或者仅仅是看望而已,他的热忱让那些受到排挤的艺术家们感受到雪中送炭般的温暖。艺术家也常常将作品赠送给李维毅。这是一段美妙的艺坛佳话。

收藏,不仅是在于藏品精彩,也还包含了人品的要求。当我们今天再来看某些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时,不能不感叹世风的变迁,尤觉李老师的精神可贵。

正是由于对老一辈艺术家的熟悉,李老师对他们作品的真伪鉴定有着独特的视角,无论是绘画技巧,还是作品尺幅,他都有着精准的把握。某次,我在微信朋友圈晒一位藏家所藏的陈子庄作品,李老师一见就说是伪作,“这不是陈子庄的作品。”

每个周日送仙桥茶聚,常常聚集形形色色的人物,李老师总是会到场的,他书画篆刻的鉴定无一不精,因之时常有人带着藏品来这里请他指点一二。我在旁边听一听也长了不少成都艺坛见闻,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史料,若不是亲历者,断难发现艺术家的隐秘旧闻。

印象中的李老师除了写诗,少有著述。那些艺术珍闻对他来说如数家珍,但他从来不炫耀,就好像那些故事已经化到了生命里。李老师对艺术的理解,颇有心得,“艺术家的创造,带给我们的是美好”。他对当下的艺术发展态势,也有着独立见解。他总是将作品放在首位,“没有作品的艺术家,哪儿是艺术家?”

在成都的艺术领域,李老师让我看到了艺术的传承。他说起成都的艺术家故事也有特点,比如陈亮清先生如何创作,江梵众先生如何绘画,凡此等等皆是艺术的智慧,一笔一划,都有自己的趣味。

成都艺术的拓展,不只是需要众多艺术精湛的大家,也需要有李维毅老师这样的鉴赏家。也许,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在艺术品收藏领域李维毅先生可能算不上大家。然而,在成都艺林能像他这样的人绝少。他和艺术家的交往,绝非是为了今天的艺术品的升值,而是为了保存一份成都传统,事实上,这样的成都传统在今天依然有价值。在这一点,李老师所做的贡献,大概需要拉开时间的距离才能看得清楚。

新闻推荐

成都经开区汽车产教联盟召开年会

1月26日上午,由龙泉驿区政府倡导、龙泉驿区教育局主办、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教联盟(2017)年会在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据悉,联盟旨在以...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