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解读天府成都方式,大数据破译《全唐诗》:近两百位诗人近千首诗歌写成都 发现唐诗中的天府成都

成都晚报 2017-12-11 06:29 大字

何知夏 绘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唐代成都是一个伟大的城市,物产丰富,商业兴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符合天府之国的美称。

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深度发掘地域文化特质,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扬城市之韵、固城市之根、立城市之品、铸城市之魂。

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唐诗是组成这一文化高峰的重要部分。唐时成都号称“扬一益二”“天下诗人皆入蜀”。唐代诗人来得尤其多,优美的唐诗留下了当日成都的缩影。

为了更加深入地发掘彰显天府文化的成都魅力,我们成都晚报的编辑记者团队史无前例地创新解读天府成都的方式,首次采用大数据的方式破译《全唐诗》中写到成都的诗歌。我们惊喜地发现,整个《全唐诗》中写到成都的诗歌竟有近千首,写到成都的诗人有近两百人,几乎所有的唐代著名诗人必写成都。初唐四杰开诗风之变中,先后来到成都,写下一洗前人沉靡之气的壮阔诗篇,使成都成为首开大唐诗歌气象的盛地。我们惊奇地发现,《全唐诗》中首次写到成都的诗篇,竟是唐太宗李世民:“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是什么让这位从未来过成都的大唐之君对成都抱有如此美好的想象和向往?

我们进一步发现,唐诗中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天府文化重要信息和丰富细节:“游子去游多不归。”早在唐代,成都就已经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诗人郑谷滞留成都数年不归,是因为他爱成都的海棠花。“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李商隐是因为美酒而不愿意离开成都。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的《赠花卿》表明成都在唐代就是音乐之都。“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成都在唐代就是美食之都,等等。唐诗中隐藏着成都这座城市的幸福生活密码。

我们想通过我们创造性的破译解读唐诗工作,让读者更加深入细致体会成都的历史文化精髓和神韵。更重要的是为了在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贡献一份力量和动力。让聚集在唐诗中的天府文化基因能够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重要方式。(马小兵)

本专题得到以下专家支持 特此鸣谢

谭继和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

周啸天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得主

李小波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发展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王川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祁和晖

四川省杜甫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谭平

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

汪洪亮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殿元

阿坝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巴蜀历史文化专家

新闻推荐

“科学健身中国行·全家一起”成都站获表彰

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主办的2017“科学健身中国行·全家一起”活动,是全国首个大型科普健身活动,今年共在国内14个城市展开。该项活动的全国总决赛和表彰大会8日-10...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