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南交大首席教授翟婉明院士:让老百姓坐火车更快更舒适

南充日报 2017-10-11 06:03 大字

【党代表感言】

翟婉明:乘“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高铁走出去国家战略之东风,轨道交通大有可为。科技报国,交通天下,我以此为志业,精勤求学、竢实扬华,力争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

新学期到来,校园又热闹起来,对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而言,似乎没有特别感受。在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内,翟婉明和研究团队的工作就像轨道交通运行发展一样,在日复一日的平稳中越来越快。

怀“交通天下”之理想而奋进

9月下旬,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复兴号”动车组将按时速350公里正式上线运营。届时,京沪高铁全程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至约4个半小时,比现有运行时间缩短半小时左右。“350公里是京沪高铁的设计时速,经过6年时速300公里的运营实践积累,是时候按照设计速度运营了。前期的充分论证、运行试验和综合评估,均表明了其安全可靠性。中国高铁不仅实现了运营规模世界最大,运营速度也创造了世界最快。”这个好消息,让翟婉明和更多投身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人士备受鼓舞,中国高铁领头羊的地位正在树立。“‘复兴号\’是中国铁路人完全自主研制生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此次提速意义非同小可,意味着中国轨道交通引领世界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正逢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这也是给十九大最好的礼物。”

翟婉明18岁时第一次坐火车到西南交大求学,遇到了宝成铁路塌方,火车绕道,三天四夜才到成都,这段折腾的旅途让他下定决心:“学好本领,让老百姓坐火车‘更快,更舒适\’。”怀揣着“交通天下”之理想,从学生时代至今,翟婉明用勤奋书写着人生。平常工作时,他几乎每晚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放寒暑假,他也雷打不动地泡在实验室里。

翟婉明在国内外率先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建立的“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翟—孙模型”“翟模型”,得到广泛采用。在中国铁路建设的工程实践中,翟婉明的相关理论研究推动解决了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工程中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铁路的提速和发展提供了安全保障理论支撑。历时10年,由翟婉明领衔的我国车桥振动联合课题组最终成功建立了一套高速列车过桥动力学理论及仿真技术,为高速铁路及提速铁路桥梁建设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用“师者父母心”之胸怀育人

在2011年新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近90%是海归,翟婉明属于那少数的10%。这位土生土长的教授,外表朴素低调、谦逊和蔼,在他的内心,始终坚守着对三尺讲台的敬畏和教书育人的理想。翟婉明对每一位学生都悉心培养,倾注大量心血。每一位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他都要反复修改好几遍,带领学生走好学术第一步,学生都会把修改稿珍藏起来。博士生陈兆玮说,大到论文的逻辑性、章节题目的拟定,小到公式中字母的正体与斜体的适用范围、图表如何演示会更清晰等,翟老师都不会“放过”。如今,翟婉明指导的很多学生在轨道交通领域都能独当一面。他说,“师者父母心。同学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我愿倾囊相赠。”

近几年,翟婉明婉拒了不少社会活动,但对于到学校去开讲座,他从不嫌多。他把讲台“搬到”大学、中学,讲中国高铁的发展、讲祖国的繁荣与富强。“到大学、中学去开讲座,是想把我这样的研究者的经历和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这种启蒙甚至比专业知识本身的传授都更重要。”

翟婉明说,作为奋战在科技教育事业一线的共产党员,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领跑世界做出更多贡献。

(原载2017年10月4日《四川日报》)

新闻推荐

中国高铁技术领军人物翟婉明: 幸福感源自祖国

中科院院士、被誉为中国高铁技术领军人物的翟婉明,经历过不少激动的时刻。但在2013年4月,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获得者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的经历让他最为难忘——“站在城楼上,望着开阔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