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都举办产融合作论坛 助推企业IPO进程

成都商报 2017-09-25 01:28 大字

产业与金融如何融合?企业上市如何规范财务?9月22日,“2017产融合作论坛暨成都财务总监高峰论坛”举行,论坛以“产融合作·财智共享”为主题,由市经信委主办,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联盟承办,旨在搭建一个传递政策、互动沟通、启迪智慧的思想交流平台。

记者现场获悉,目前成都已有诸多产融合作政策,包括“壮大贷”等融资产品。市经信委财金协调与融资处处长郑学宇从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就业四个工作目标及九个推进措施出发,对《2017年成都市产融合作试点工作推进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表示,“成都将利用大数据完善产融信息合作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打造升级产融合作示范区市县,健全产融合作政策体系。”

成都市经信委现场与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签约,增强“壮大贷”覆盖面。

天风证券投资银行部律师艾海燕解读新三板和IPO最新政策,她介绍,新三板对企业的发展意义在于资金扶持、便利融资、财富增值、股份流通、宣传效应、转板上市等。而IPO的必要性则在于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品牌优势、规范公司治理、加快外部扩张、激励公司员工,“企业从新三板到IPO不会重复,新三板既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过渡点。IPO是企业发展的最终之路。”

活动现场,东兴证券副总裁王文智表示,2020年左右,很多上市公司相关问题会像现在的乐视一样逐步爆发出来,未来企业IPO审核力度会更加严格。另一方面,目前从四川整个行业来看,企业规模相对偏小,企业家规范意识相对薄弱,如果想与资本市场靠拢,获得更多融资,公司一定要修炼“内功”,包括重视公司业务,对发展空间要有很清晰的思路;加强财务规范水平等。

成都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徐蕾首次发布成都市产融信息合作平台“三库两系统”,该系统由成都市经信委打造,成都市企业服务中心负责运营,旨在全方位,快捷地搜集企业融资需求,帮助金融机构获取企业需求信息,从而快速完成对接,最终数据也将及时提交,供政府部门参考。

成都商报记者 叶燕

新闻推荐

保险业今年迎来“入职潮”,上市险企成首选 7年翻一番 保险营销大军已逾745万人

数据变化自2010年以来的7年时间,保险行业的一线代理人增加了一倍:2009年290万人;2010年329万人;2011年335万人;2012年278万人(该年人数减少);2013年290万人;2014年325万人;2015年471万人;2016年657.28万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