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坊街道:全民参与共治 提升现代化水平
锦江区检察院”心雨梦工厂“联合水井坊街道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本报记者刘冰玉文/图
近年来,水井坊街道紧紧围绕锦江区依法治区工作目标,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在社区管理、基层治理以及综治网格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建立“一街一公约”“一院一公约”,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操作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有效提升街道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建立了“一街一公约”“一院一公约”,构建起街道“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健全“大联动、微治理”配套机制……近年来,水井坊街道高度重视依法治区工作,将“法治理念”“契约精神”贯彻于基层治理当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院一公约打造宜居院落
小区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随处乱扔等情况在老旧院落时有发生,应该怎么处理?水井坊街道联合辖区院落创新建立“一院一公约”,培养社区居民规则意识,着力打造和谐院落,较场坝东苑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社区整治前,该小区内停满机动车,有时甚至将路堵得水泄不通。社区组织居民开会,针对大院生活空间不多的现状,专门制定《较场坝东苑院落公约》,号召群众遵守公约。此后,居民将院内所有机动车辆移出大院,放置在公共区域的杂物也被全部移走。
同时,水井坊街道探索建立委托居民代表方式和居民自主参与会议制度,让居民代表自己参与院落议事,让大家都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比如油烟扰民、青少年教育、老年人活动等事项。
一街一公约缓解“疑难杂症”
水井坊辖区存在居住区和商业区混合而导致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城市管理难度较大的情况。如针对特殊道路、特殊时段异常拥堵等情况,街道创新建立起“一街一公约”制度,道路拥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如辖区双槐树街,因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坐落于此,每到上学、放学时间,接送学生车辆总会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街道充分调动学校、道路周边停车场、公安、交警、社区等多个单位和部门“自治、共治”,推动学校周边管理“公约”的形成。
大家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摆“意愿”,谈“责任”,定“公约”。学校将家长车辆规范停放作为学生德育考核的标准,让孩子跟父母谈交通安全;周边停车场答应为家长提供便宜的停车位;派出所民警保障学生从学校到停车场的安全。
搭建平台推进“智慧化”治理
近年来,水井坊街道坚持“一中心三平台”与全区“大联动、微治理”信息平台有效对接,积极探索构建“平台+管理+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提升街道治理现代化水平。
建立街道“大联动”平台,以“大联动”信息平台系统为基础,建立街道“大联动、微治理”分中心,融合公安“天网”、院落网络监控、网格化管理和城市管理等综合系统,集信息数据汇集、整理、分析、研判为一体的工作枢纽,形成维护辖区安全稳定的数据中心和分析研判中心。建立社区“大联动”工作站,各社区建立“大联动”工作站,配置电脑,并安排1至2名社区“两委”和网格人员作为兼职工作人员,与街道分中心指挥平台相联并形成互动。打通信息渠道,建立辖区立体防控体系,街道“大联动”分中心融合摄像头398个,其中公安“天网”摄像头122个,街道自建院落、学校摄像头276个。实现主干街道全天候监控和辖区64个院落网络监控全覆盖。
同时,搭建“智慧治理”基本构架。建成“大数据”街道,实现辖区人、地、事、物、组织等各类数据统管。建成“智能化”中枢,绘制“水井坊辖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地图”,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网格人员和城管队员划分到网格,落实单元区,使管理力量平均密度达8人/网格。制定各类常态事件管理机制,建立预警指标体系并进行态势预警,实现平安建设、应急管理、安保图像监控、城市管理派案等工作的集约化信息指挥。
新闻推荐
三焦点打造全程优视力 一体化白内障老花眼治疗 颠覆传统造福西南人民
成都爱尔眼科屈光白内障及老视矫正手术临床应用研讨会成都爱尔眼科医院院长周进女士(左)与卡尔蔡司大南西区区域销售经理赵聘先生(右)共同为三焦点老视手术中心揭牌成都爱尔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室主任巫...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