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浅析民生新闻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贵港日报 2017-07-19 12:31 大字

贵港广播电视台 蒋飞龙

民生新闻的发展以南京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标志。2002年南京电视台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为原则,改变新闻的报道视角,“以人为本”,以关注和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为目的。以平民化的视角去报道,将镜头对准了人民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一下子改变了电视新闻“高、大、上”、高不可攀的形象,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成为了电视新闻的主体。《南京零距离》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收视率节节攀升,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地方台纷纷效仿,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新闻,如成都台的《第一现场》、《成都全接触》,上海电视台的《有话大家说》。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新闻夜航》,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第七日》,湖南经济电视台《都市1时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等等。

随着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发展与壮大,民生新闻已经成为地方电视台的一个标签,同时也是新闻节目创新的主要形式,应该说,民生新闻的发展,为地方的经济和城市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了瓶颈问题。

一是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热”的蔓延,一时间民生新闻节目在各个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综观这些民生新闻节目,就会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同质化现象严重。

首先,栏目的名称都很相似甚至雷同,如《直播北京》《直播南京》《直播郑州》《直播西安》;再如《大刚说新闻》《百晓说新闻》《阿六头说新闻》,以及安徽台《第一时间》、温州台《第一时间》和《南京零距离》《温州零距离》等。并且播出时间大多集中在晚上六点至七点这个时段,缺乏对本地受众特定收视要求的调查。

其次,栏目的板块设定、内容编排相似。因为从形式上模仿已经出现的民生新闻栏目,门槛很低。有的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根本不考虑本地区的市场情况,盲目地跟风效仿,尤其是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不同频道创办了多档相似的民生新闻栏目。

再者,栏目报道的新闻事件重叠。“兵家”必争的地方能够提供的新闻资源有限,却有多家媒体争抢同一新闻题材,导致了民生新闻题材的重复使用,同样的一个事件稍作修改会换汤不换药地出现在不同的节目中。同时由于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普及,这些原本在电视上播放的新闻,可能早已在微博、微信当中发布,受众已经有过大致的了解。

齐白石曾有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民生新闻栏目如果还继续用同样的板式、同样的编排,甚至同样的题材,没有创新,那么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民生新闻将无法真正在市场上占据优势。长此以往,势必会被市场淘汰,逐渐消亡。

二是“资讯服务”类新闻缺失。“资讯服务”在广大受众中有较大的收视需求,而许多地方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中根本就没有设置这一板块,无法满足观众的“真正”收视需求,这也是一种新闻传播观念不成熟的表现。

三是报道表象化,失去竞争力。琐碎小事,报道表象。琐碎必然导致表象,过多地强调“一人一事一报”的材料堆砌、量的累积,是很难揭示新闻本质的。在捕捉百姓生活中的趣闻时,却把一些新奇的东西作为了重点,对劳动就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对百姓更为重要的问题却很少涉及或不涉及,在事件报道中,过多地进行孤立的平面化的单向告知,缺少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只在事件的表象上做文章,不能为观众梳理出关于事实的深层认识。笔者曾看到一则“虫害今春再袭昆明行道树”的新闻,内容只报道了每个路段上的行道树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虫害袭击,却没有如园林局、绿化部门等相关解决落实的声音。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人们基本上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发生在身边的事,用手机就可以拍摄传到网上,人们在第一时间就可以看到,比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得更快,这让民生新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民生新闻缺乏深度,只关注眼睛看到的,不究其原因,不懂得拓展,民生新闻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失去观众。

如何解决地方台民生新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突破瓶颈,使其持续、健康发展呢?

首先要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尽量少报道一些邻里纠纷、车祸,暴力事件及鸡毛蒜皮的琐事。增加一些给受众正能量的内容。如当前扶贫攻坚、建设一带一路中的故事。尽量让受众在民生新闻中感受到社会和谐和生活美好。其次增加资讯服务类内容。民生新闻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理念。给受众以帮助,服务好群众,这样才会有持久性、生命力。第三、民生新闻要去肤浅,求根源,把一个新闻事件说明讲透,,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睛和心理,让群众从中得到知识,受到启发。

民生新闻是从群众中来,又通过电视反馈到人民群众中去。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理念,创新观念、创新思维,让民生新闻更好地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把自身建设汇入到时代洪流当中,才能实现自身又好又快的发展。

新闻推荐

跟随当地人漫步“旧城中环” 读懂多样香港

香港旅游发展局秉承“尽享·最香港”品牌的核心理念,推出全新项目“旧城中环”,通过推介5条漫步游路线以及由本地名人和居港多年的外籍人士精选的新鲜好去处,突显历史建筑及地标、艺术文化、美食、...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