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00户落后产能企业停产 6000余辆黄标车淘汰

成都日报 2017-07-13 04:52 大字

“成都治霾十条”是继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出台后,成都市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又一重要路线图,自发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全力抓好落实。那么目前推进情况如何?又取得了哪些进展呢?针对这些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市环保局。

关闭淘汰

“小散乱污”企业7600余家

“成都治霾十条”重点围绕源头治理、分类治理和协作治理提出了十个方面的47条细化措施。目前,在淘汰落后产能、清理整治“小散乱污”企业、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重点企业提标改造和错峰生产、扬尘综合治理、机动车环保检测、黄标车淘汰、臭氧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控制、推动成都平原城市群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力加劲,实施了大气污染综合防控。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底,368台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全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煤锅炉全部淘汰,412家烧烤店完成“炭改电”改造,100户落后产能淘汰企业全部停产,四川石化、金堂电厂完成废气超低排放改造,淘汰黄标车6000余辆,1320个建设工程安装扬尘在线视频监测设备,完成70公里公路硬化改造。截至5月底,关闭淘汰“小散乱污”企业7600余家。

“同时,我们加强了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截至6月3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16天,优良天数比例64.1%;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02微克/立方米、64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5天,优良天数比例上升3.1个百分点,PM10、PM2.5分别下降5.6%、1.5%。”该负责人说。

综合施策

不断深化防控措施

结合本地实际,成都市也提出了空气质量改善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力争2017年PM10、PM2.5年均浓度分别控制在97微克/立方米、58微克/立方米以下,较2016年分别下降7.6%、7.9%;2020年PM2.5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2030年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下一步,成都市在治理雾霾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大气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改善空气质量需要综合施策。”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市将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科技、经济等综合手段,不断深化防控措施,“比如,我们将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出台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编制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加大重点企业提标改造力度,制定财政补贴政策,进一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广装配式建设方式,采用科技手段促进建设工地绿色施工;开展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制定机动车环保检测工作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实施科技治霾,推进科技治霾项目研发;采取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强化督察执法。”

专家访谈

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李炜:

狠抓落实 铁腕治霾

““治霾十条”体现出成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坚定决心、铁腕治霾的态度。同时也是落实四川省环保“一号工程”的具体实践。”对于“成都治霾十条”的背景意义,李炜如是谈道,尽管在今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成都已经有了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但是在如何治理雾霾上,“治霾十条”进一步做了明确和细化。

“十条举措切合了成都的实际污染特征。作为一个在盆地中的城市,成都的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复合性,即成因相对复杂。除了先天地理、气象条件不足外,也有工业企业、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餐饮油烟等多种外部因素影响。而我们在说城市污染时,一定不能忽略一个概念,那就是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它包括了能承载多少人口、能承载多少工业量,这是城市定位、工业定位的重要依据。一旦城市排放超过环境承载力,就会形成污染天气。打个比方,也许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城市的排放总量会造成污染天气,但把这个城市的排放总量放到另一个城市,例如沿海地区城市,也许就不会形成污染天气。”李炜告诉记者,正是基于前期作了关于成都先天、后天条件及环境承载力等各方面的大量调查研究,“治霾十条”才具有针对性,也是有效的。

当然,措施出台了,关键还在落实。李炜认为,只有狠抓落实,才能让“治霾十条”发挥出“铁腕”力量。“目前来看,“治霾十条”中的各项措施已明确了责任单位,各项任务也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对政府部门来说,最重要的便是要抓好落实,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推进减排治霾工作保质保量地施行。对企业来说,则是要明确自身的环保主体责任,按照规定达标排放、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改造,同时要把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向每一位员工传达,从面到点地进行扩散。”最后,李炜提到,治理雾霾,大家都是“局内人”,所谓“同呼吸、共命运”便是要从我们自身做起,树立起环保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其中,做绿色出行、低碳消费的践行者,也做打击企业偷排漏排行为的监督者。

绿色科普

什么是大气污染?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向大气中直接排放的污染物或者这些污染物转化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人类活动及自然界都不断向大气排放各种各样的物质,当大气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超过了正常的水平,并在大气中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进而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或其他环境要素(如气候、水)产生不良效应时,就构成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程度不仅是以空气中是否存在某种有害物质来衡量,更需考虑其作用的浓度和时间等因素。

本报记者 缪梦羽

新闻推荐

强化监督检查 切实抓好整改 我市对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进行督查

自今年5月成都市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以来,市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区(市)县及部分市级部门的治理情况进行督查。根据督查情况,各地各部门应认真对照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强化...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