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送户口还送房 多个城市出台政策“抢人”
今年以来,多个城市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颇为抢眼。据报道,今年将有750万大学毕业生,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户口指标收紧;以武汉、西安和长沙为代表的城市,则纷纷向毕业生释放“政策大礼包”:送钱送户口,还送房住。
有网民表示,不少城市已经认识到了“有人才的城市才有未来”, “抢人”大战标志着城市间步入了从经济增长大战上升到软实力比拼的高维竞争。不过,单靠“开价抢人”并非长远之计,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是根本之策。有网民建议,二、三线城市不仅要为优秀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机会,还要有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畅通的上升渠道。
“人之贵”愈发凸显
有网民表示,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时代,“人之贵”愈发凸显,聚焦于大学毕业生群体,各地纷纷推出人才吸引政策,以吸引毕业生人才流入本地,这标志着城市步入高维竞争,从拼产业、拼招商、拼优惠政策跨入到拼人才的阶段。
网民“江德斌”表示,如今二线城市开启的“抢人大战”,实则为城市发展蓄力,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
网民“南方有艳阳”认为,近年来,不少二、三线城市发展迅速,潜力极大,“吸金”“聚才”的能力也大大提高。网民“王庆峰”则称,二、三城市对人才的吸力递增,这里面有大城市发展空间日趋饱和,在户籍、人才政策等方面限制越来越严格的原因。
“留住人”须有道
有网民表示,在人口红利逐渐退去的背景下,人才竞争将在未来城市间的竞争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在高调的招才政策之余,还是应该保持足够的冷静和务实,真正在留人方面,补好短板,打好基础。
网民“范文婧”表示,一线城市个人发展前景更广阔、公共服务更完善、居住条件更优越、薪资报酬更丰厚。如今,二线城市有了引人之策,还得有留人之道,做到各尽其才。
网民“小新点评”表示,“只有‘硬件\’还不够,二线城市想要在‘抢人大战\’中胜出,还得提供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即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基础,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科技等产业,仍待补课。”
此外,网民“丁慎毅”指出,“抢人”的二线城市,还应把重心放到公共服务建设上来。用完善的公共服务来节约人才的时间成本,用公正高效的政府行政能力来减轻人才对公平的忧虑,用安全放心的法治环境来强化人才的居住信心。
深圳
新增5万套保障房
继武汉、福州、成都、西安等城市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开启“引凤计划”之后,深圳也加入了这场“抢人大战”。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市规土委)发布《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7年度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2017年深圳计划新增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5万套、约277万平方米,用地出让优先满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记者注意到,深圳市今年计划开工及筹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将确保8万套,力争10万套;供应4.5万套。
此外,深圳今年还计划新增安排建设商品住房8万套、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宇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商品住房供应大幅度增加,可以缓解因供求关系导致的房价紧张预期;多渠道发展人才保障房,意味着以后租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比重越来越大。
成都
推进“蓉漂”计划
7月2日上午,成都召开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成都将大力推进“蓉漂”计划,改革人才落户制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建设人才绿卡体系,推进人力资源提能行动,为建设创新型城市集聚人才资源,形成依靠人才驱动转型发展的源动力。
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于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把解决“蓉漂”安居问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对急需紧缺优秀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住房保障,在产业新城投放人才租赁住房,鼓励用人单位和引进人才集体申请或自主选择租住方式,努力解决各类人才安居之忧,让广大“蓉漂”住得上房、安得了家。
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分层分类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出入境和停居留、创业扶持等便利化服务;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高端人才实行一揽子入户、安居、奖励、服务政策;构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着力建设“政务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全环节人性化的人才服务链。
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支持在蓉高校、职院按照成都产业发展方向调整学科设置,鼓励在蓉企业与高校、职院开展“产教融合”,把学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培训提能基地,鼓励高校院所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和职业资格培训班,让每个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市民都能通过参加免费培训和全额报销考试费用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广大市民的就业创业竞争力。
“北漂”一年难落户
成都的人才政策让我有安全感
兰州求学四年,今年6月刚毕业。大四期间,在北京辗转漂泊了一年最终落定。近期,在看到成都的人才新政后,肖明产生了“蓉漂”想法。
一直以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的薪资、机遇、环境等都是吸引毕业生求职的重要因素。肖明也不例外,“好的职业平台是我就业的第一追求,这能开拓我的眼界,很显然大城市的工作更可能达到这些要求。”
大四期间,肖明抓住学校的实习机会来到北京开始了求职之路。和大多数“北漂”一样,北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1800元一个月的卧室只有6平方米,真的只能用来睡觉。”
正如当初到北京是因为好的职业平台,肖明觉得有更好发展机会的城市才是自己的目标。而这两日同学朋友圈展示的成都引才政策,让肖明萌生了“蓉漂”的想法。
“成都的人才落户计划很吸引人,各项产业计划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冲劲。”肖明告诉记者。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在成都可凭毕业证落户,而想要一个北京户口,可谓是难于上青天。
目前虽然已经签下工作,但肖明的“蓉漂”想法仍然强烈,“某一天我要带着经验和知识,来到成都重新开始。”他说。(文中名字为化名)
西安
5年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名
“未来五年,西安预计投入38亿元,引才育材100万名。”5月8日,西安市政府召开人才新政发布会,正式发布《西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提出23条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最大限度吸引“高精尖缺”人才,激发各类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若干政策》从目标要求、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奖励激励、服务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3条人才新政。概括来讲,就是“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
在人才引进方面,《若干政策》明晰了引进人才的分类标准,加大人才奖补力度。将引进人才分为A—E五类,对A、B、C类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项目配套奖补,参与双创的D类人才根据项目规模,每人给予一次性2—5万元项目资助。
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产品及时纳入《西安市创新产品目录》,并对前两年采购高层次人才创新产品的企业,给予采购额1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或核心成果的转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其企业或成果在三年内实现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2000万元的,奖励50万元;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的,奖励100万元;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的,奖励300万元。
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视规模和成效一次性给予设站单位30—100万元资助。鼓励各类技能人才参加国内外技能大赛,对获奖个人或团体,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并给所在企业奖励10万元。
在奖励激励方面,健全人才分类评价机制,下放市级职称和高技能人才评审权。设立“西安英才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30—50万元奖励,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给予15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的个人和团队,按奖项层级设置20—150万元的奖励。
新闻推荐
大数据与法治政府建设座谈会在蓉举行 全方位构建政策体系 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
(记者刘奕锋)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7月8日,由省社会科学院、省县域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大数据与法治政府建设座谈会在成都举行,邀请相关...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