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线上“车让人”争论如何变共识
□ 李建根
“在斑马线上,司机在行人前后绕行都不算避让,停车避让才是唯一标准。”6月26日,成都交警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的专项整治。当天,就有278名违法司机被抓现行,部分违法行为交警部门还进行了网络曝光。(据封面新闻报道)
斑马线上机动车和行人的“较量”由来已久。过斑马线“车不让人”,成都278名司机每人遭罚50元记3分。事件一出,有人拍手称快,有人却质疑只管机动车不管行人和非机动车,很难根治交通乱象。曾几何时,机动车礼让行人的杭州模式,让不少外地人羡慕。但当“车让人”的措施落实到自己生活的城市,为何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究竟该“车让人”还是“人让车”?调查发现,拥护“车让人”观点的多为行人。他们认为,与机动车相比,行人处于弱势,机动车理应礼让行人。不仅如此,《道路交通安全法》中也对“车让人”有明确规定。其中,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穿道路,应当避让。而持“人让车”观点的多为司机。他们认为,行人和机动车都应遵守交通法规,行人不能自认为是弱势群众就不守交通法规,这也是“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根本原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为此,长久以来,双方各说各理,互不相让。
斑马线上“车让人”引发争论也是文明的进步 。在城市里,斑马线就是“生命线”,也是反映一座城市文明素养的刻度线。斑马线上的文明作为城市文明的缩影,而推进“车让人”则成为这缩影中最直接的体现。近年来,一系列支持“车让人”的政策先后落地。成都的这次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让人羡慕的好模式,我们生活的城市要复制过来并落地生根,即要有勇气和魄力,也要有方方面面的考虑。从此意义上说,斑马线上“车让人”引发争论是一件好事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大家没有一味地为了反对而反对,不管是司机还是行人,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车让人”体现城市文明,值得推广,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改进完善。
多管齐下方能真正落地落实“车让人”。人车之争背后是路权之争。曾有心理学研究表明,红绿灯若超过40秒,行人闯红灯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因此,设置行人信号灯时,应努力缩短行人等待的时间。同理,实行“车让人”也可通过类似调查了解司机等待的忍耐程度,来制定最优的操作规范。路权分配不仅要考虑公平公正,更应该做到效率最大化,使得“车让人”政策的实施对司机、行人都是节省通行时间、保持通行顺畅的最优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励司机有礼让行人的意识,从而更好地落实“车让人”的法规,而不是将“车让人”仅仅作为强制的法规和道德去遵守。依法办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城市文明流动窗口的公交车、出租车,必须把“礼让行人”作为出租车考核项目,不合格者将被限制营运资格。对于私家车,严格采取扣分与罚款并行的措施。对于行人,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打造全民守信的良好大环境,对屡次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应记入其信用档案。这样,一方面引导机动车主对“车让人”行为的理解和重视,一方面加强交通规则教育和硬件设施建设,软硬兼施,方能将“车让人”落地落实。
“小处着眼”,让文明城市创建接地气。当人车之争慢慢变成遵守交规的共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动车主动礼让行人、行人自觉通行这样的场景将习以为常。斑马线上个人礼让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资阳正在进行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就是要解决城市中群众的小问题,就是要把群众的所有需求当做大需求,在解决的过程中更接地气,不同群众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城市也将变得更加文明。
新闻推荐
暑假孩子去哪?暑假来临,孩子们欢天喜地,很多家长却愁眉不展。愁什么?愁——安全!这道最基本的“暑假作业”不一定都能做好。每年暑假,都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在意外事故的背后,我们总看到监护缺位的身...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