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两相宜慢行交通网将达9300公里 高铁半小时覆盖周边城市
慢行交通网将达9300公里 高铁半小时覆盖周边城市 成都兴隆湖。谭曦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谢燃岸
建设超过4800公里的自行车交通网,以及4500公里以上的步行交通网,这绝对是成都市送给喜欢骑行和“甩火腿”市民的健身礼物。
7月5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解读了成都市最新规划。其中成都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规划,让不少网友点赞并感叹:“在成都,真是想胖也胖不起来。”
慢行系统
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网将达9300公里
成都的美,一眼看不够。当你骑行在绿茵重重的老城区,杜甫草堂、宽窄巷会让你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深厚文化。当你穿行在市郊古镇,古朴乡风扑面而来。如果你想用脚步来感受这个城市,可以一路走一路欣赏美景,一路走一路吃各种美食。
在成都“两网多线”的慢行交通体系规划中,将形成约4800公里以上的自行车交通网和4500公里以上的步行交通网,同时市域规划形成总计4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地铁站点各方向150米范围内可与地面公交方便换乘,为市民营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高品质的慢行交通环境。
“现在的成都,我已经很喜欢了,也非常期待畅快骑行感受这个城市,和它最自然的脉搏。”在青城山某酒店担任餐饮部总监的印度人Rajan Karuppannan表示,每逢休息时间,他都会通过步行的方式,游走成都。在这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内心,蕴藏着值得慢慢体会的精彩。
以“绣花”功夫设计城市街道
成都的“慢生活”是一种节奏,也是一种生活品质。市民在归家的途中,能轻松惬意地选择慢行交通,行进中感受城市的美好时光。成都市正在以“绣花”功夫设计城市街道,让市民的脚步能够慢下来。
“我们在加快推进城市道路系统化和功能化的建设与改造,构建‘快慢相济\’的城市路网体系。”陈顺治解读,所谓“快慢相济”,“快”是加快推进高、快速路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城内城外交通快速转换和通达功能,重点加强放射通道和城市东西区之间的快速通道建设,到2020年建成“3环15射”高速公路和“3环15射”市域快速路网,为“双核联动,多中心支撑”的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发展提供支撑。
“慢”则是加快构建和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绣花”功夫开展城市街道设计,构建以环加放射的干线系统与众多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的片区网络相互衔接的慢行交通体系,营造公交出行、慢行优先的绿色出行环境,近期重点打造“5+N”慢行交通系统,为提升人居品质,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提供支撑。
同时,为了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规划了通学优先道,构建联系学校与周边居住区的连续慢行网络,提升学生上下学及家长接送慢行出行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营造良好的慢行环境。
生态环境
67处小游园微绿地将率先与市民见面
打造让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共享空间,是城市规划师和建造师的努力方向。
在发布会上,陈顺治透露了多个生态系统的修建进程。“成都先期建设67处小游园和微绿地,市民们可就近进入兼具生态性、参与性、艺术性的绿色空间。”陈顺治介绍,成都市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加快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通过绿道系统将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有机联系起来。
其中,锦江轴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天府绿道、三环路熊猫绿道“一轴两环”将于近期启动建设,2018年春节前位于环城生态区34公里的一期工程将对公众开放,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轴两环”天府绿道。同时,在中心城区开展城市小游园、微绿地、立体绿化建设,加快构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高铁交通圈
半小时覆盖周边城市 1小时覆盖川南城市群
重塑城市经济地理,高密度的轨道交通线网正在铺陈开来。在未来,以城际轨道交通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成都将实现高铁交通圈半小时覆盖周边城市,串联成都平原“1+7”城市群,1小时覆盖川南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陈顺治介绍,成都对标世界先进城市,按照“轨道引领、全域覆盖、区域辐射、多制式推进”思路,编制了由“市域国铁公交化、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多制式轨道交通”4部分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里程约3273公里(含国铁公交化823公里),共同构建全域覆盖、“三铁”融合的市域轨道网络。
目前,已获批三期建设规划共508公里并全面开工建设,已开通运营129公里,在建438公里;正加快第四期建设规划报批,到2022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规模将超过600公里。
新一轮的轨道交通建设将全面支撑成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
“东进战略中,初步拟定12条连接东进产业新城的轨道交通线路。”陈顺治解读,以高密度的轨道快线引领东进,支撑“一山连两翼”的城市新格局,成都市制定了“四轨两支”的近期建设计划;以轨道交通加密成网支撑中优,构建“轨道交通+公交+慢行”的绿色交通圈,并通过轨道交通枢纽周边资源的综合开发加快优化和构建中心城区功能圈和商圈,促进中心城区功能的整体优化;以轨道交通骨干成网引导南拓,轨道枢纽支撑天府新区、高新区产城融合发展;以市域郊区轨道快线保障西控,强化西控区域与中心城区点到点的快速连接,提升交通区位,通过TOD模式建设和改造西部城镇,重塑城西经济地理;以市域轨道促进北改,构建连接北部城镇和产业区的轨道快线,促进北区旧城更新、产业转型,强化北部区域门户枢纽功能。
轨道经济带
13号线18号线沿线路段 将试点打造地铁新镇
按照成都市规划,全市将有800余个地铁车站,这些站点连接的区域,对成都的产业经济可以做出什么贡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结合成都市“十字方针”,将选取地铁13号线、18号线两条线路部分站点、车辆段、轨道沿线,先行进行轨道综合开发试点。
“在国内外城市中,东京、新加坡、香港、深圳围绕轨道交通站点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打造轨道经济带都比较成功。成都同样具备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和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的条件。”
陈顺治介绍,成都市建委已启动了TOD模式和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研究工作。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完善政策配套,建立符合成都发展实际的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地区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探索以轨道沿线土地收储、开发、建设及经营一体的方式,打造轨道交通综合体、地铁新镇,促进城市有机更新,重塑城市经济地理,引领城市产城一体。
新闻推荐
日前,成都高新区新科学校今年毕业的学生家长们给学校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这所普普通通的学校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据悉,新科学校今年65名初三毕业生中,有37人的成绩在“重点线”以上,而这批孩子...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