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水墨画“翻译”歇后语成都“婆婆”走红网络

北部湾晨报 2017-07-05 09:50 大字

“半路上捡个喇叭——有吹的了。”这句歇后语的配图,是一头肥头大耳的粉红小猪,拿着喇叭吹奏乐曲……在“典婆婆”笔下,歇后语仿佛有声有色。然而,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成都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这些小猪形象代替人物,就和她小时候养猪的经历有关。

典婆婆“画”歇后语,已经画了一百多幅,明快、鲜活的画风为她圈粉无数,要说到创作的灵感,其外婆能够拿到一半军功章。“她们老人摆龙门阵就喜欢用歇后语。”典婆婆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如今网络语言大行其道,这些歇后语也渐渐被人遗忘,用水墨画来表现这些歇后语,正是希望能让更多人“说起来”。

水墨画走红

让歇后语“活了”

“龅牙啃西瓜——条条是道”、“瞎子卖布——瞎扯”、“刀子耍到铁匠铺——不是地方”……在典婆婆的笔下,这些歇后语活过来了,古色古香而又意蕴十足。铁匠铺里磨刀霍霍、街头巷尾青砖黑瓦、路边摊旁打起“拥堂”(人多),这些源于老成都的记忆,典婆婆用毛笔描摹得淋漓尽致。歇后语正是这些场景之中的流行语言,能说上几句,在当时算是“知识渊博、能说会道”的象征。

这些妙趣横生的水墨画让典婆婆火了一把,不少粉丝都要买她的画,然而,这些画都是非卖品。她要做的,就是要用这些印象中的场景,将歇后语的趣味表达出来,在当今的网络语言中杀出一条“血路”。

创作灵感

婆婆们聊天激发的灵感

虽然典婆婆一直把自己包装成老太婆形象,其实她只是一个30岁的成都妹子,真名叫陈典。和同龄人喜欢逛太古里不同,她更喜欢去送仙桥、逛旧货市场,这些略显老态的生活方式,和以前与外婆一起的生活经历分不开。老人们在一起,总是喜欢“吹壳子(聊天)”,她成了忠实听众。

东家长西家短,几个老太太挤到一起,不时用歇后语调侃几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大家肩膀都七拱八翘地抖作一团”。陈典也会默默拣几句,到小伙伴儿面前炫耀一下。“听到这些歇后语就比较亲切,感觉又好笑,表达的意思又精准。”陈典表示,正是这些聊天中迸出的歇后语,激发了她的创作欲望。“画画的时候,歇后语成了创作的主题”。“王婆婆,会烧茶,三个观音来喝茶。后花园,三匹马,两个童儿打一打。王婆婆骂一骂,隔壁子的幺瓜儿说闲话。”这些顺口溜她张口就来,2015年,陈典干脆自己做了一个公众号,取名就叫“典婆婆摆闲画”,在上面定期发布一些画的歇后语、节气节日等小画。

潜心绘画

画中融入成都印象

从小就在成都长大,闹市街巷总是会不自觉地出现在创作主题之中,除了歇后语,陈典还会画不少民俗画,其中就有小时候的路边摊,米糕摊贩、麻辣大头菜、绞绞糖;也有当时在街头巷尾游戏的场景如“瞎子摸痰盂”“藏猫猫”。

陈典是一个左撇子,拿着毛笔,蘸上颜料,在宣纸上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形象,一抹淡淡水彩,让市井百态跃然纸上。画中慈祥的太婆、顽皮的孩童、精明的小贩,都被夸张地表现出来,他们的任务就是“口述”歇后语。

成都市区的生活经历成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库,郊区乡下的生活则让水墨画有了些乡土气息。在她的画中,小猪和小号联系到一起,这些猪的形象就来自自己小时候在老家养猪的经历。据她介绍,她的外公办过养殖场,放了暑假她就要回去帮忙,饲养这数百头猪是她的任务,猪也成了她比较喜欢的形象。

出版图书

将歇后语保护起来

从小学开始,陈典就喜欢画画,从水彩画到国画再到素描,绘画是陈典多年来的爱好,不过,大学考入四川美术学院后,她选择了室内设计专业,后来到英国的伦敦艺术大学读室内设计研究生。回国后在北京一家设计公司找了工作,因机缘巧合替朋友为国家大剧院画了一幅话剧《王府井》草图,她开始重拾画笔。“还是觉得国画好”。后来从公司设计总监的职务上辞职后,潜心画画成了每天的必修课。

最开始,她画了一幅《立秋》,“立了秋、扇子丢”,画上人物清瘦、色彩淡雅,上传到朋友圈后,收获了家里亲戚、身边朋友一大堆好评。“有中国风、又有故事感,这些画获得好评成了画下去的动力。”陈典表示,零零散散画了不少水墨画,直到后来找到歇后语这个主题,创作灵感源源不断,一画就是一百多幅。“预计明年就会选一部分出书。”她表示,自己不喜欢走画廊路线,炒高价格,被大金主独自收藏。她更喜欢用印刷的形式将这些画流传下去,让年轻人能以这种轻松的方式去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成都商报)

新闻推荐

遂宁7名干部赴成都挂职锻炼

遂宁新闻网讯(全媒体记者杨月梅)7月4日上午,遂宁举行首批赴成都挂职干部出征动员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鸿主持动员会并讲话。周鸿指出,开展成遂战略合作,主动融入成都经济圈,接受辐射带动借力发...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