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名制到来 撑起个人信息“保护伞” 法律重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今起正式施行

成都日报 2017-06-01 04:05 大字

建个马甲就能上网造谣,拉个团队就能批量刷单、当“黑粉”——在网络空间,这种乱象将成为“过去时”。6月1日,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下称《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将对许多网上行为设立实名认证,旨在给网络营造一片安全、诚信的“清爽”空间。

网络空间有虚拟性、开放性的特点,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无,开放更不是无法、无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还是网民,都必须遵守法律的底线,做到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互联网才能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据了解,作为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网络安全法》首次明确了网络空间主权的原则。目前,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四个疆域之后的第五疆域,与其他疆域一样,网络空间也须体现国家主权,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就是保障国家主权。

昨日,本报采访了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兴蜀,并邀请四川西川律师事务所主任黎昕为大家对《网络安全法》进行全面解读,看这部法律未来将从哪些方面产生作用。

重点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建立“1+X”监管体制

“中国是一个网络大国,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的法律制度,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的保护水平。”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安全法》将现行有效的网络安全监管体制法制化,明确了网信部门与其他相关网络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这种“1+X”的监管体制,符合当前互联网与现实社会全面融合的特点和我国监管需要。

此外,《网络安全法》用大量篇幅规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相关内容,进一步界定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范围,特别强调了要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同时对攻击、破坏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境外组织和个人规定相应的惩治措施等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与公众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比如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公共服务、电子政务等重要行业和领域,一旦遭到破坏、丧失功能或者数据泄露,可能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公共利益。”目前,成都市已完成为期4个月的全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检查工作,该项工作以自查、走访、远程检查等形式,查看了教育、环保、广电等20余个涉民生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点位,共清查了2000余家单位,收集确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近千个,初步建成成都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累计发现并协调处置70余家单位300多个高危以上安全漏洞。

完善义务和责任 加强惩处力度

全面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已经全方面融入了市民生活,而如何在网络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大家最关心之处,本次《网络安全法》强化对网民安全的保障是惠及民生问题的一大看点。

“《网络安全法》第四十条至四十五条详细规定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强调了网络运营者要严格保密并建立信息保护制度,这明确了网络行为主体的责任。”四川西川律师事务所主任黎昕告诉记者,“例如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这便是直指当前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现象,规定的出台,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因信息泄露而造成的精准诈骗。”

据了解,《网络安全法》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章节中进一步明确、细化了网络运营者等主体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在“法律责任”中则提高了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加大了处罚力度,有利于保障《网络安全法》的实施。黎昕律师认为,《网络安全法》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完善、推进了网络活动的有法可依,“行政处罚、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位一体\’的法律责任追究体系,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开展专业教育和培训

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已提升到国家层面,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

《网络安全法》第二十条明确,国家支持企业和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教育和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培养网络安全人才,促进网络安全人才交流。

据悉,四川大学是首批国家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该校首批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39名学生去年已入学。多年来身处教学科研一线的陈兴蜀教授就是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及国家级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基地的牵头人之一,在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方面她深有感触。

“网络安全建设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和人才培养,第二十条的规定配合实际,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陈兴蜀教授认为,网络安全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还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而要做大这个产业,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我希望在这个环节上,高校和企业能开展更多的合作,加强网络安全人才上的交流,共同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陈兴蜀教授介绍,在过去十多年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过程中,网络空间安全学科逐渐成熟,各大高校不断探索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和培养规律,积累了不少经验,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呈现系统、长远的新局面。

完善制度 给网民更多自由空间

专业人士指出,要想做实网络实名制这一制度,许多规则还有待细化和创新,同时还需出台可操作措施加以配合。

“目前,各网络平台主要基于身份证、银行卡或者手机号码来认证个人真实信息,这些信息颇有利用价值,因而容易泄露。”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敏提议,从技术上讲,能不能开发一套虚拟认证系统,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根据公民的实名信息,发放唯一的虚拟标识用于在网络平台注册。这既做到了网友行为的可追溯,又为普通网络运营者滥用个人信息设立了“防火墙”。

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贾登勋认为,落实个人信息保护还需完善举报机制和补救措施等,比如建立更加便捷的网上举报和受理制度,让泄露信息者无处藏身。此外,可组建专项基金,对信息侵权案件的受害者先行赔付,再对泄露方追究责任。

一些网友还提出,实名制还要做好净化网络环境与维护网络开放的平衡,让网络既是一片“净土”,也是网友的“乐土”。网友“KKCC”认为,网络既是一个虚拟世界,也是相对开放的平台,公民正确反映问题、表达意见的行为应该受到保护。

对此专家表示,实名制的落实有赖于对公权力的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清单之外,还应留给网民更多的自由空间。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 王虹

新闻推荐

国办发文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医疗服务 能否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审批手续互相“打架”、医生非“自由人”、基本医保难覆盖……目前,社会办医往往遭遇各种政策“玻璃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