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诺如金 国酒茅台为何倔强地拒绝涨价

华西都市报 2017-05-24 08:10 大字

20天内连续召开3次重量级控价专题会议,并以雷霆之势查处“不听招呼”乱涨价的经销商。处在市场复苏期的茅台,出乎业内意料地和乱涨价较上了劲。继4月14号茅台首次高调严厉发声控价以来,5月3日,茅台集团第三次召开控价专题会议,并与经销商形成高度共识: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坚决共同维护和管控好茅台酒市场价格。

5月22日,在茅台股东大会上,茅台高层再次表示:我们一定要考虑亿万百姓的感受,不仅要管茅台酒的价格,而且一定要管好!

至今,茅台铁腕控价依然持续高压不减。

茅台人酿制了精纯绝世的茅台酒,茅台酒的气味又浸润在茅台人的心底,也生出守诺如金的倔强性格。

涨价的欲望 市场涌动

经历了长达4年的行业调整期后的当下,渐渐复苏的我国白酒都眼巴巴指望着能涨价,形势一片大好的茅台,自然供不应求,蛰伏了几年的茅台中间商顺势突破茅台限价令,不断把价格往高了推。

不料,这一现象使茅台集团非常生气,并以前所未有的坚决态度,严厉惩治恶意抬价。

产品终端价格上涨,多为市场规律使然,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恶意助推价格上扬。在茅台人看来,控价问题事关企业诚信、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问题”。

刚落幕不久的今年成都春季糖酒会,热闹的会场让人们兴奋起来。持续数年的行业深度调整,已经让企业和商家陌生了这样的热闹。白酒的逐渐复苏是业界的深切期盼。

实际上,茅台的这股涨价潮从去年就开始萌发,今年更有升级之势。一些酒企率先发声,宣布产品上调价格。

这已经足以让所有人读懂市场的潜台词了:“市场复苏,大家都在追涨……”

出厂价 国酒茅台6年从未上调1分

然而,茅台却超乎寻常的淡定。

茅台不但没有因市场复苏带来的产品紧俏而兴奋,反倒因茅台酒市场终端价格的快速上涨趋势而心情沉重。早在去年底,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就多次重申和强调:要兼顾企业、经销商、消费者三方利益平衡,将价格保持在消费者能够承受的合理区间,别让消费者骂娘,这是企业的责任和良心,也是茅台长久发展的基础。

今年春季以来,哄抬茅台价格、囤货惜售、投机炒作等市场乱象,导致市场价格过快上涨的现象,更引起茅台人的愤怒。4月21日,袁仁国和李保芳再次发怒表态:价格问题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而是民生问题。谁不听打招呼,就让谁不好过!价格推高的过程,一定是少数人别有用心。

实际上,茅台酒自从2012年起就出厂价一直保持在819元/瓶,没有上涨1分,所有的价格变化,都是中间环节使然。对把诚信看得比金钱更重的茅台而言,价格和产品质量一样,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守诺如金,岂可轻改?

将价格问题上升到民生问题的高度,折射出茅台的强烈责任感。

在今年3月,李保芳赴河南市场调研时就明确划出底线:“茅台酒是让老百姓喝得起的酒,必须严控价格,市场终端价每瓶最高不能超过1300元!”并称,2017年的重要工作就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保证市场健康发展,对恶意抬高价格的经销商进行严肃查处。

4月21日的茅台董事会,进一步发出升级版的声音:“谁制造市场乱象,茅台就砸谁的饭碗。”

茅台“史上最严厉的”打击恶意抬价行动迅速展开。4月14日集团工作会后,一整套“组合拳”雷霆而动,全国内地所有省区先后召开经销商联谊会,市场检查小组也相继成立,茅台酒经销商、专卖店销售的53度飞天茅台酒绝不允许突破红线。

与此同时,茅台销售公司形成一整套追责机制,对违规者就地免职,高压态势前所未见。

价格被有人恶意推动非理性上涨,根源在于供需矛盾,茅台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全力协调供货,坚决守住价格和供应两大承诺。

铁腕控价很快见成效,目前,茅台酒经销网络、各大KA卖场、电商平台价格已全面稳定在1299元以下,重新树立1300元“天花板”,哄抬炒作无机可趁,囤货惜售得以治理,稳定价格初见成效。

茅台雷霆应对涨价风波,如此高效而又坚决,源于茅台集团的一个基本承若:普通茅台酒就是大众能消费的酒。为此,市场终端价不得超过1300元的“红线”,在茅台看来就不仅仅是市场问题,是事关亿万消费者的民生问题,更是企业坚守诚信的良心。

惟利是图 不是茅台的性格

人们都知道,国酒茅台作为稀缺资源,“供不应求”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背后是不可异地复制的茅台酒有限的产量,以及茅台特殊工艺和茅台人坚守品质的工匠精神使然。因为坚持“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的质量方针,把质量作为命根子、眼珠子,所以无论市场怎样供不应求,茅台人都毫不动摇坚守这个底线。尽管目前已拥有20多万吨基酒储备,但每年按严苛工艺能最终进入市场的茅台酒产量却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按照经典供需理论,供不应求演绎价格上涨,是再正常不过的道理。但是,茅台经过几年的行业深度调整,不退反进,逆势上扬,制胜点并非玩价格战,而是主动扣紧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大局,用最短的时间和最有效的决策,实现了战略转型调整的空前成功,从公务酒转向大众酒,同时力推茅台酱香系列酒,深耕海内外市场。

茅台牢牢控制品产品终端价的决心令人敬佩。这让人不禁想起2011年茅台的价格飙升风波,当时茅台对经销商也有非常明确的限价令,但市场疯狂的逐利行为,使茅台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局面。历史再次回复,但今天的茅台把控市场的决心和能力,尤其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有企业的大局意识,都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茅台对控价的承若和手段充满信心。

尊重市场规律和负责任地监管市场,这在茅台看来并不矛盾。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寒冬期里终以“茅台现象”令业界惊诧瞩目的茅台,今天已经历练得更加强大,然而强大的茅台在面对消费者时,反倒愈发发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了。茅台一位高管说:茅台对消费者承若是带着生命温度的,惟利是图不是茅台的性格。 金代浩

新闻推荐

2017年全球首对圈养大熊猫双胞胎在蓉诞生

本报讯记者5月22日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成都大熊猫基地”)获悉,该基地雌性大熊猫“芝芝”分别于4月24日产下2只雄性双胞胎幼仔,初生体重分别为104.9g和110.7g。目前,两幼仔度过了危险...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