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岁月如歌◆ 自行车回春曲

德阳晚报 2017-05-23 15:27 大字

资料图片

□姚天赋(旌阳)

现今共享单车的兴起,使逐渐衰落的自行车又开始崭露头角,触景生情,不由让人想起悠悠往事。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在成都参加工作,买了一辆外国的钻石牌自行车,质地优良,性能多多,配有靠后轮滚动摩擦发电的车灯;手刹外带回链刹(即回链即可稳妥停车),洋洋自得,惹路人羡慕眼光,犹如现今开宝马车。

彼时,自行车尚属高贵交通工具,会骑车人很少。到了60、70年代,我国自制的自行车风起云涌,诸如“凤凰”“永久”牌比比皆是,家有一辆自行车就是一笔财富。要成家立业,就须具备“三转一响”,“三转”指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一响”指收音机。可见自行车是必不可少的家当。

成都市区,道路平坦,是骑自行车大显身手的地方,是出行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尤其是28圈的自行车,不仅个人单骑,还可搭人,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人斜坐在主杠上,骑车人两手扶住龙头,像是护卫着乘车人;有的坐在后架上,或两腿展开,或偏坐一侧,两手扶住骑车人的腰,潇洒自如;有人怀抱小孩照坐不误,惊人之举;有人发明创新,将篮子式的铁网,挂于后座上,供老人、小孩就坐,所谓偏斗车是也,戏称耙耳朵。

一度称为“自行车王国”的成都,每逢上下班高峰时段,乱象丛生,交警加大整治力度,加上手执黄旗义务交通员,把守要口,将违规人员请下车,加以教育并让其执勤,待发现新的违规者方能脱手走人,新的违规者又担当执勤,如此循环往复,倒也起到一些作用。在较长一段时期,成都各大街小巷充塞着自行车,形成一道风景线,带来诸多交通管理难题。

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人们生活条件日渐提升,摩托车进入百姓家,更为方便快捷,既可搭人也可载货;既可兜风也可做生意,交通工具的发展与繁荣经济,开拓就业门路息息相关。

曾几何时,到了本世纪初期,国外小轿车涌入,随之国产各类型、厂牌轿车大量猛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拓宽笔直;高速路里程节节攀升,然而均赶不上各类小轿车的增长速度,稍具条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轿车,有的还不止一辆,开车上下班成了司空见惯的事。主干道上,车如流水,车比行人还多,各红绿灯口等候车辆通行,占据不少时间。交通工具越发展,堵车越严重,大小城市都毫无例外。

每逢开车外出,无论办事、购物、会友、就诊等,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停车。停车难,难于上青天。地下停车场,车位有限。偶有升降停车处,操作难度大,太麻烦,建设成本高不划算。偏僻小巷停车既添堵违规又不安全。轿车无立足之地,如何化解矛盾考验着交通管理者。于是想到老交通人士所言:交通越发展,随之而来的问题越多。此言不虚。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思虑。于是乎,共享单车应运而生。这种服务方式非常实用,它减少轿车的废气污染,给大地留下更多空间,也利于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呢?有资料表明,这种观点已形成共识。但愿过去自行车时代的各种违规不良行为不再重现,善莫大焉。

社会发展,科技改变生活,人们思想境界也应与日俱进,在尽享共享单车带来的便捷时,做到安全出行,停放有序,遵守规则。创建文明、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自行车焕发了青春,生机无限。

新闻推荐

蓉欧快铁 改变生活蓉欧快铁首发司机“每年要买10多件进口红酒”

“每年要买10多件进口红酒”仲俊澜人物名片仲俊澜33岁“老司机”,已在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上工作了四年;在机车上,是个严肃的工科男,在厨房里,是个精于烹调的西餐厨师。2013年4月26日,晚上11...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