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私有到共享——成都街头的自行车

四川经济日报 2017-05-11 08:47 大字

刘陈平 文/图

黄昏中,父亲宽厚的背影是踏实的记忆;

月光下,被女朋友紧搂着腰是甜蜜的记忆;

小巷里,双手撒开左拐右晃是疯狂的记忆……

这是自行车留给人们的记忆,20多年前,成都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大街小巷都留下了车轮的痕迹。小时候,邻居家有辆自行车,我很羡慕,常常趁他们停在院子里的时候跑去偷偷地坐一下,过过干瘾。

那时,有自行车的家庭是富人家,到了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才比较普及,从每家有一辆,发展到每人有一辆。自行车也从只有上海生产的永久、风凰牌,到后来全国各地都在产自行车。在成都沙河堡也有一家自行车厂,生产峨嵋牌自行车。

1981年,我刚参加工作,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自行车。那是姐夫骑了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车,28圈的,我腿短,骑上去脚踩不到地,在路口等红灯时,总要跳下来。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很洋气,尤为珍爱我的车,像其他人一样,把容易磨花的龙头把手、车杠等用布条缠起来,有的人还专门用毛线为它们打个套子。有小孩的家庭会在车杠上安个小凳子,路上经常看到在车上睡着的小娃娃。许多人在自行车上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那些年,自行车不仅是人们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的生产工具。进城做小生意的商贩全靠自行车载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行车。

那些年,上下班高峰,路上全是黑压压一片自行车。大约在90年代末,电瓶车出现了,自行车渐渐被取代。如今,家家户户有了私家汽车,当人们以为自行车快要淡出视线的时候,突然间,共享单车风靡成都,绿色出行越来越受追捧。

日前,成都宣布将打造798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这让人又想起了20多年前的成都,想起那时“洋气”的自行车,还有那些骑车的人。

新闻推荐

创交会·访谈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成都非常有创造性

“我参观过很多成都的工作室和公司,他们的创意放到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毫不逊色。”作为2017成都创交会邀请到的首位重量级专访嘉宾,世界创意经济之父、彼得德鲁克学院教授约翰·霍金斯一登台就...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