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编制完成将建798公里自行车道110公里文化步道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 李洋 实习生 唐千惠文/图)3月28日,成都市规划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宣布《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编制完成。记者从现场获悉,成都将构建798公里自行车专用道,同时还将打造110公里长的锦城文化步道系统和总计规划884公里的通学优先道。
会上,成都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依托成都市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城市道路系统、生态绿地及水系、文化景观资源,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慢行出行需求,构建形成了“两网多线”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两网”为自行车交通网和步行交通网,其中自行车交通网由主要满足中长距离连续骑行需要的自行车专用道、满足较大流量安全顺畅骑行的自行车主通道和自行车一般道组成。自行车专用道系统总长798公里,在依托生态绿地、水系资源的基础上,打造供自行车快速骑行的独立专用通道网络。
步行交通网由满足不同类型慢行功能的步行特色道、保障上下学出行安全的通学优先道、提供独立舒适步行空间的步行专用道和步行一般道组成。规划中的锦城文化步道系统总长110公里,通过串联城区内各类旅游景点、历史文化风貌片区及生态景观,形成安全连续、舒适宜人、以锦城文化特色为突出元素的城市步道线路,彰显城市魅力,传承文化特色,如连续串联杜甫草堂、青羊宫、人民公园、水井坊、望江公园等历史文化与生态景观节点的南河-锦江文化步道。
另外,通学优先道旨在构建联系学校与周边住区的连续慢行网络,总计规划884公里,保障出入口所在道路及周边临近道路慢行通道宽度、设置过街信号灯及路段机动车减速带、学校周边交叉口设立体过街等措施,提升学生上下学及家长接送慢行出行的安全性与便捷性,为居民通学出行营造良好的慢行环境。
而“多线”为包括多彩慢行大道和锦城文化步道等在内的多条城市慢行特色线路。在构建慢行交通体系的基础上,编制形成《慢行交通系统技术导则》,从断面控制、空间打造、交通管理等方面明确规划、建设与管控标准,指导慢行设施的建设实施,保障慢行优先空间,提升慢行环境品质,为促进居民出行方式向绿色交通进行转变和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悉,《规划》按照“立足现状、注重修复、有序推进、示范先行”原则,制定多项实施策略,具体包括三大方面内容。一是针对3900公里城市道路,提出:“重通行”——针对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等城市干路设置机非物理隔离;“优断面”——针对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等城市干路拓宽非机动车道宽度、取缔非法占道停车;“通节点”——改造自行车主通道沿线受铁路、河流及快速路分隔节点,确保自行车安全顺畅骑行;“强转换”——围绕地铁站点建设立体接驳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公交站附近立体过街设施。
二是结合1200公里街巷加密及小街区规制片区,提出:“增路网”——增加街巷,提升路网密度,增加慢行出行空间;“优片区”——结合小街区规制示范区,分片有序推进慢行系统建设实施。
三是以“两网多线”体系为基础,结合宜居水岸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包括自行车专用道示范线、多彩慢行大道示范线、锦城步道示范线、小街区规制慢行示范区等在内的示范工程,强化慢行功能,引领带动实施。
新闻推荐
成都市“五路一桥”车辆通行费征收系统计算机设备更新、增补项目采购比选公告
2017年3月28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