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汪曾祺为何久“热”不衰?

西南商报 2016-05-20 20:12 大字

上世纪80年代初,汪曾祺“重返”中国文坛,以老练精致素简的文风,开文坛之新风。按照文学评论家黄子平的说法,“《受戒》《异秉》的发表,犹如地泉之涌出,使鲁迅开辟的现代小说的多种源流(写实、讽刺、抒情)之一脉,得以赓续”。幸有汪曾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才形成某种珍贵的张力,留下未被“中心化”、“规范化”的可能性。此外,与当时在创作上几乎停滞的同辈作家相比,汪曾祺写作相当活跃,影响颇大,至今常谈常新。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各种各样的作品不断重印再版,汪曾祺的写作意义不断被重视,作品文学价值不断被深挖,并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喜爱。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尽管距离其逝去即将20年,但汪曾祺仍然是那批现代作家之中的出版“常青树”。尤其在近期,又将有多卷本《汪曾祺文存》和多种珍贵单行本出版。商务印书馆元旦前推出的精装新版《汪曾祺自选集》,新鲜出炉即获该馆“人文社科”年度十大好书,首印8000册很快售罄,在素称挑剔的豆瓣也受到书友热捧。“汪曾祺为何仍具有如此大的出版魅力?”“我们为何越来越喜欢汪曾祺?”这都令读者相当好奇。

其魅力在于“不装”

《汪曾祺自选集》是汪曾祺生前亲自筛选的唯一自选集,也是“老头儿生前最看重的集子”(其子女语),自1987年面世后,久已绝版。最近由商务印书馆推出新版,受到书友追捧,很快加印。而2月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旅食与文化》是汪曾祺生前亲自编定的一部散文集,主要收录他一生记旅行和谈饮食的美文,该书绝版多年,此为精装新版。河南文艺出版社3月首次重印汪曾祺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具有相当大的版本价值。即将面世的新版《榆树村杂记》则是汪曾祺生前仅有的两本以其居住地为题编定的集子之一。此外,上海三联书店将在8月推出六卷本《汪曾祺文存》,包括《徙》(小说)、《迟开的玫瑰或胡闹》(小说)、《昆明的雨》(散文)、《两栖杂述》(文论)、《自得其乐》(随笔)、《明儿到北京城的垃圾堆上看放风筝去》(书信、剧本等),基本囊括汪老毕生作品的精华。

上述可见,汪曾祺的作品一再重印或推出新版,其创作价值愈在岁月的磨砺中闪闪发光,足以构成国内出版界一股特殊现象。

汪曾祺为何仍具有如此大的出版魅力?据《汪曾祺文存》特约编辑、北京随风而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编辑兼总经理周青丰介绍,汪曾祺此前的版本,要么过于久远,一书难求;要么因时间等原因,很多版本无论编校或形式上有瑕疵或不够味儿。在他眼中,汪曾祺作品的真正魅力在于“不装”,在于真实,在于有趣。“汪老所有的文字,都大抵有其生活的经验;但在汪老的笔下,却有趣、鲜活,细节毕现,来自生活,却浪漫而有诗意。当然,汪老的文字之美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这些浅层的阅读愉悦,其文字背后的性灵,冲淡、空灵,给人一份特别的安静与平和。而那一份切近日常的雅洁与情致,那几乎可以说是‘审美化\’了的‘生活\’,浪漫而不狂热,静静流淌的背后,是一个人精神与人性的自由‘抒情\’。换言之,独立,有风格,和日常生活的雅洁与情致,或许恰是这个喧嚣的时代里的人们所希冀获得的。”

《汪曾祺自选集》责编、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总编辑丛晓眉表示,抛开汪曾祺的文化影响力,仅就文本来看,汪曾祺的文字与每个人的生活很贴近。文字下流淌着的是对生活默默的温情,这是特别打动人的地方,更不用说还饱含审美的意蕴。“现代人喜欢看花花草草、植物、美食,热衷于展现生活的细节,汪曾祺的文字恰好就有这些: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对日常生活脉脉温情的打量,所以我猜这可能就是很多读者喜欢他的原因。”

丛晓眉还指出,汪曾祺作品对现实的观照往往为人忽略。“像《黄油烙饼》里描述那个时代对人的命运的挤压,汪老描写得非常入微,而且他从字面上并无情绪化的表达,但在他平静的叙述下,却饱含对那个特殊年代的无声控诉,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他那巨大的悲悯都隐藏在平实、克制的文字之下,读来无法不令人动容。对中国当下的读者来说,深入阅读汪老的文字之后还可以发现这样的维度,只能说他的文字还深藏了更多的宝藏。此外,汪老在语言文字上还有‘化繁为简\’的神奇功力。我相信无论再过多少年,汪老的文字仍会受到读者的喜爱,因为他的文字是可以超越时代的。 ”丛晓眉说。

一味甘之如饴的药

颇有意思的是,新华文轩北京出版中心副总经理张万文现在的办公地点正是蒲黄榆,故他对汪曾祺的《榆树村杂记》情有独钟。“在上世纪80年代,汪曾祺就坚持自己的这种‘我手写我心\’的‘平淡\’风格,完全开辟了一条和杨朔、刘白羽等人不一样的路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点开时代之先的感觉。同时,随着时光的流逝,正是这种写法,反而不过时,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这种风格。”张万文表示,于他而言,年纪越大,越能接受汪曾祺的东西,“比如他写到与君安坐吃擂茶,就很有感觉。中年心境去读汪老,会有更多的共鸣感。所以,在这种现场感里阅读汪曾祺,‘老头儿\’特别亲切,是个特别有生活情趣的老头儿。”

作为《旅食与文化》的责编,九州出版社第四分社社长李黎明认为,相对于杨朔、秦牧等作家,汪曾祺一直是非主流作家。“现在的读者去掉了很多意识形态的束缚,更多的是看重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汪曾祺的文字优美纯粹,讲人性人情,这是其作品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认可的原因。也因此,他的书出版得越来越多。作品本身有生命力,加上随着年轻的读者一拨一拨成长起来,他的书在市场上就有比较稳定的销量。”

汪曾祺作品的生命力历久弥新。那么,今天我们阅读汪曾祺又有怎样的意义?抑或说,我们为何越来越喜欢汪曾祺?“我倒是喜欢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读读汪老的书。”周青丰坦言,在一个嘈杂而迷茫的时代,你我都离不开日常的琐屑步步逼迫,而如何拥有一份不想失去的优雅与情致,汪曾祺的书,就是一味甘之如饴的药,使人呼吸清新。“若是久读,那种自由的人性与精神的欢愉感更佳,当然也是市场里遍地也购不得的宝。”

在张万文看来,如果像汪曾祺这样的作品流传更广的话,则有利于“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大家都说真话,不滥情、不矫情”,张万文说。

魏沛娜

新闻推荐

成都青白江区积极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为做好秸秆禁烧工作,近日,成都市青白江区供销社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区小春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通知精神。青白江区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刘盛福就贯彻落实全区小春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通知精神...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