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创新社会管理 切实服务民生——天府新区建设背景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四川经济日报 2016-01-11 23:57 大字

□徐尚成

社会管理这一概念在我们党的文献里最早出现是在十六大报告中,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确定为我国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管理被提高到与整个民生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这是将社会管理与改善民生并列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管理的新的定位。

一、社会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管理理念陈旧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一是重视经济建设、轻视社会管理。往往把发展只理解为经济的发展,用经济政策代替社会政策,将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上,对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二是重视管理控制、轻视服务协调。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往往运用行政和经济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不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管理。

(二)社会管理方式单一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在社会管理实践中,采用的多是行政管理,而行政手段往往是指令性、强制性地加以执行,实际上难以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

(三)社会管理的内容相对缺失难以适应目前社会管理需求。社会管理内容的相对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各阶层利益协调体制缺失;二是社会保障体制较不完善,保障程度较低,覆盖面有限;三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四是社会工作体制不完善,缺少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管理工作不规范;五是社会应急机制不健全。

二、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完善与强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于促进基层政府职能完善和强化、协调社会关系、秉持社会公正、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保等关系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因此,着力民生建设已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需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即管理理念、管理范围、管理方法和管理机制的转变。

(一)以人为本,转变社会管理理念。

要改革完善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正确的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和运行的基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积极完善社会政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明确责任,细化社会管理范围。

社会管理是基层政府的基本职能。在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显薄弱的情况下,更应重视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在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稳定,通过实施公共政策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

(三)顺应要求,转变社会管理方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基层政府社会管理的方法打破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的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变革。首先,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再次,从命令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转变。最后,从个别管理向一般管理转变,一般管理是根据法规的一般规定而进行的管理,从制度保障行政的公平和公正。

(作者系成都市双流公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新闻推荐

再增4处成都直行待行区已达21个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杨萍)1月12日,记者从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获悉,成都市人东路口、红照壁路口、天府大道府城大道路口和府城大道科华南路口四个路口于12日正式启动“直行待行区”,目前路口相关的...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